
麻麻,你看我站得多好。
你不要老是站,不要说我没警告你,站成弯脚杆嫁不脱不要怪我哈。

那你抱我吧。
这才乖嘛。

哟!妈,你站得很直嘛。
那当然,以后要站也要站出我这种风范!
我觉得我家新买的婴儿学步机不用开箱,可以直接送人了。小屁孩的成长太快了!而且很自然,哪用什么辅助设备啊!我还没来得及写她翻身,她就会爬了;还没写她爬,她就开始站起来了,下一步你刚打算让她学习走路,她就已经悄悄会了。这叫啥,这叫白驹过隙,光阴荏苒,时光一去不复返啊!麻麻就稍微开了个小差,你就小婴儿变大婴儿了——虽然体重还是那一点点。
就一两个月的时间,孩子的变化如此之快,就跟孙猴子变的似的。特别是在爬和站之间,相差不到半个月,如同我刚吃了个鲜虾堡,还没噎下去,又给我来一个嫩牛五方!米有心理准备啊!其实呢,不是我有多想看她爬,是因为——我还没拍照呢!她妈妈,也就是我——的虚荣心还没有满足呢!要不你去给我摆爬去!还得逼真的演绎从爬到站的过程,一定要演出那种战战兢兢,摇摇欲坠的感觉。可惜啊,强扭的瓜不甜,强迫的演员不自然。错过就是错过了,俱往矣,数风流动作还看今朝——从现在开始,我要严防死守,逮住她走路的历史性时刻。
唉!为什么同样是时间,放在自己身上那么慢,在孩子身上却那么快呢,难道时间有双重标准?给予了不同年龄和心境的人!想来想去,还是怪在了非全职上头。虽然没有早出晚归,但白天仍有9个小时不在一起。9个小时啊,一年就是3285小时,换算成天数就是137天,占据了全年的三分之一,其余的三分之二中,还包括三分之一的觉觉时间。这么多的分离,怎么可能还想见证宝宝的全部成长过程呢。
可是一提全职,哎,这也不是个坚定的命题。在家累了、烦了的时候,我分明就很想上班,特别是在进入育儿倦怠期之时,单位简直就是个避风港,不用一直手持重物吧(我不是体力劳动者),不用一直装神弄鬼吧(我不是陪酒小妹),不用一直憋着尿没空上吧(我不是站岗门卫)!噢,职业女性真是好啊,空调电脑一样不少啊。。。。。
前段时间,由于晚上奶娃睡不好,就变得特别烦躁,我自己分析的是进入了育儿倦怠期。于是,向单位的麻麻们倾诉,得到了各种回复(幸好有自己的社交圈啊)。丁丁妈说,哪里是育儿倦怠,明明就是自己倦怠了,好像是哦;聪聪妈说,那段时间自己都是熬过来的,再坚持一下吧,大点就好了;泥巴妈说,有时候特别烦的时候,就让他哭,自己到阳台上抽支烟,当妈的都不是圣人,母爱再伟大也会有抗不下去的时候,不一定任何时候都要把娃娃放到第一位,有时跟他保持点距离,让自己透透气,对自己、对他都好。泥巴妈简直很好的为麻麻们总结陈词了。
其实扪心自问,哪里是全职不全职的问题,就是自己的一个倦怠期,如果真让我一直在家带娃,估计疯掉的速度还要加快一倍。就算每天有很多时间不和宝宝在一起,但同样能很好的育儿,现在豆芽不最粘我么?说明我的付出与关爱,一点也不比在家的人少(这样不累才怪!)。
育儿是条漫长的路,这还只是个开始,我在打算,我得把自己身心都锤炼成大力水手,才能一步步顺利往下走,也许现在就是一个坎,迈过去了,我的能量就又增强了,足以应付下一个阶段的折磨与坎坷。
加油吧,麻麻们!

麻麻,这位小哥哥的车好好玩哦,我也要一个。
你婆婆要送你一个!(亲家母,快把车送来,你媳妇已经能坐啦。)

同志们好!
首长好!
啊?我成首长啦?
我是让你手掌好!
(这么老的笑话)

看我的小腿,是不是粗壮有力?
只见粗壮,没见有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