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拂丹霞面,兜兜转转已半生---重游丹霞山
标签:
丹霞山锦江丹霞始祖仁化汽车 |
忙碌间又到年末,难得两天假期,遂前往丹霞山一游。驱车离开喧嚣的城市圈进入粤北山区,清冽的冷空气不但吹散了空气中的尘霾,也驱散了心中的阴郁和灰霾。经3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踏着夕阳驶入粤北小城仁化。这座落位于江畔的小城安静而恬和,发源于赣南的浈江支流锦江从城东缓缓向南流去,只留下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江畔古塔塔尖上的夜空。品尝过莲藕丸、咸鸡等客家美食之后,我们来到景区外的酒店。
次日早推开窗,伴随着凛冽的冷风一起涌进房间的还有新年的那一缕暖暖的朝阳。裹紧棉衣向外看去,昨夜凝结在草叶上的霜花在朝阳下曳曳闪烁,远处的山林、田野则沐浴在氤氤氲氲的霞光中,一派新年的气象。打开另一面的窗户,原来朝阳已经早早地爬上丹霞诸峰那绯红色的脸庞。
早餐后驱车进入这座早在1928年就因曾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的冯景兰教授发现并命名、可说是“丹霞”始祖的红色山峦。时间尚早,景区里静悄悄的,没有什么游人。我们穿行在红色丹岩和树木间,看着一缕缕阳光穿透浓密的树冠斑斑驳驳的洒在草木和山路上;早晨清冽的空气间回荡着各种鸟儿的鸣叫声;锦江蜿蜒在山林丹岩间,翠竹、绿树和红色丹霞倒映在清澈的江面上,江如其名;菩萨、摩崖、石刻皆寂静不语,只有几缕香烟在崖壁、庙宇和亭台间萦绕、留连……
上一次游览丹霞山是26年前的五一假期,一行同学、朋友十余人。走过什么地方,看过什么景物都已经没有了什么印象,只记得大伙儿恰青春年少,看见什么都好看,遇见什么都好玩,一路欢声笑语,热情洋溢了整座山林……
这些年辗转大江南北,也看过不少丹霞地貌,但回到这丹霞“始地”,看着这旧曾相识、颇为亲切的山水,唏嘘的感觉涌上心头。
春风又拂丹霞面,兜兜转转已半生。

驱车进入粤北山区,清冽的冷空气不但吹散了空气中的尘霾,也驱散了心中的阴郁和灰霾。

踏着夕阳驶入粤北小城仁化。

小城安静而恬和,锦江从城东缓缓向南流去,只留下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江畔古塔塔尖上的夜空。


新年的暖暖的朝阳伴随着凛冽的冷风一起涌进房间。

草叶上的霜花在朝阳下曳曳闪烁,远处的山林、田野则沐浴在氤氤氲氲的霞光中。

朝阳也早早地爬上丹霞诸峰那绯红色的脸庞。

走入这座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冯景兰教授发现并命名、可说是“丹霞”始祖的红色山峦。

静悄悄的,没有什么游人。


我们穿行在红色丹岩和树木间,看一缕缕阳光穿透浓密的树冠斑斑驳驳的洒在草木和山路上;




锦江蜿蜒在山林丹岩间,翠竹、绿树和红色丹霞倒映在清澈的江面上,江如其名;


几缕香烟在崖壁、庙宇和亭台间萦绕、留连……







上一次来丹霞山是1994年的五一假期,一行同学、朋友十余人。


走过什么地方,看过什么景物都已经没有了什么印象,只记得恰青春年少,看见什么都好看,遇见什么都好玩……


这些年辗转大江南北,也看过不少丹霞地貌,但回到这丹霞“始地”。
感触良多。




春风又拂丹霞面,兜兜转转已半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