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去鄱阳湖观鸟
标签:
鄱阳湖观鸟鄱阳湖大草原无念岛候鸟 |
20年的第一个周末,回首忙忙碌碌的19年颇感疲累,临时起意决定趁春节前的短暂空闲时间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星期六一早加满油驱车上了G0422武深高速,不久后离开莞深城区进入粤中北部的山区。春运尚未开始,高速上车辆稀少,只见暖暖的朝阳正逐渐驱散萦绕在山峦和道路上的朝雾。远离工作和烦恼的心情格外的愉悦,如一只放飞的小鸟。就这样我与我家领导两人轮流驾车经龙门过龙南,由G45转G41,到瑞金后沿G35一路向北。因为上高速之前塞车耽搁了近1小时,天黑时分离目的地鄱阳县尚有约150公里,因此在金溪县出了高速。金溪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县治,明清时江南雕版印书业发达,中国"陆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号象山)的故乡,县内保存有很多完好的赣派民居。但我们的目标是鄱阳湖观鸟,因此次日一早便冒着浓雾继续北行。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是一个联通长江而季节性变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鄱阳湖在秋、冬季节受修河、赣江等水源不足的影响进入枯水期,在枯水季节,湖面仅剩几条蜿蜒水道;然而到了每年春夏之交,湖水又会猛涨,水面迅速扩大,水面广阔而烟波浩渺。正所谓“洪水一片、枯水一线”。
穿越迷雾,按导航仪指引来到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询问工作人员后得知这是一个国家候鸟研究基地,可以乘船前往白沙洲观看救助和圈养的鸟类,需要观看野外候鸟和体验鄱阳湖生态的应该前往无念岛的鄱阳湖大草原。于是我们又折回去沿着斗折弯曲的狭窄乡道,穿越一个个乡村和稻田,折上编号Y099叫“珠湖连圩”的小道。这条高出地表二三十米的道路明显就是鄱阳湖的堤坝和湖界,在丰水期阻挡湖水使之不能掩没堤坝下那一望无际的田野和乡村,那儿原本也是湖泊和候鸟的故乡。
我摇下车窗沿着“珠湖连圩”北行,清风徐来,遥看远处湖光荡漾,心里暗暗嚷着:鄱阳湖,我们来了!
不多时看见道旁的景区标识,在堤坝下停好车购票。票务员对着坝下一阵吆喝,对岸的一艘汽艇就启动驶了过来,当我们走到堤坝下,它也刚刚好抵达码头载我们上岛。这是一个丰水期绝大部分没于水下的小岛,也是国家候鸟研究基地的一部分。登岛后我们乘坐游览车前往湖心方向的香油洲观鸟。
枯水季节的鄱阳湖原本的湖底水退滩出,野草过膝,一碧千里,湖中洲滩形成了广阔的草原。正是鄱阳湖这种丰枯交替的时令性特殊生态,令湖滩草洲湿地成为南迁候鸟越冬的天堂,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集居着全球三大越冬鸟阵,分别是白鹤、天鹅和鸿雁。它们年复一年翻山越岭,穿梭南北,不远千里来这儿越冬。我们到达的时候有些迟了,原本的青青芳草已经齐腰,而且一片枯黄;寒风吹过,雪白的芦荻花在冬日灰白的天空中飘舞;一排排金色的芦荻杆随风舞动……
但,这却是候鸟们最喜爱的季节。
耳畔不时传来鸟儿的鸣叫,天空偶尔也会飞过一两队候鸟。但我们穿梭在齐人高的芦荻丛中寻寻觅觅,却就是见不到候鸟的踪迹,直至登上香油洲高处的观鸟台。透过望远镜的镜头我们发现数量众多的候鸟正在保护区专门焚烧、翻挖过的土地上觅食。原来高而茂密的草地只是适合候鸟筑巢育儿,却无法觅食,因而保护区人工通过焚烧和翻挖部分湖底泥地,让候鸟在水际浅滩捕食鱼虾贝壳之外,还能在陆地上拣食昆虫和植物根茎、种子等食物。果然,在下面的游览途中不时可见在松软土地上觅食的候鸟,最近的一次仅距离我们十几、二十米。
结束无念道的游览后我们继续沿“珠湖连圩”前行,沿途不时可见成群结队的候鸟在水际滩头觅食。途中经过白沙洲的鄱阳湖湿地科学园圈养的“观鸟长廊”一个巨大的铁笼子,我们已经完全提不起兴趣了,直奔瓷城景德镇而去。
20年的第一个周末,回首忙碌的19年颇感疲累,临时起意决定趁春节前的短暂空闲时间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春运尚未开始,高速上车辆稀少,只见暖暖的朝阳正逐渐驱散萦绕在山峦和道路上的朝雾。
远离工作和烦恼的心情格外的愉悦,如一只放飞的小鸟。
因为上高速之前塞车耽搁了近1小时,天黑时分离目的地鄱阳县尚有约150公里,因此在金溪县出了高速。
金溪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县治,明清时江南雕版印书业发达,中国"陆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号象山)的故乡,县内保存有很多完好的赣派民居。
但我们的目标是鄱阳湖观鸟,因此次日一早便冒着浓雾继续北行。
沿着斗折弯曲的狭窄乡道,穿越一个个乡村和稻田,折上编号Y099叫“珠湖连圩”的小道。
这条高出地表二三十米的道路明显就是鄱阳湖的堤坝和湖界,在丰水期阻挡湖水使之不能掩没堤坝下那一望无际的田野和乡村,那儿原本也是湖泊和候鸟的故乡。
票务员对着坝下一阵吆喝,对岸的一艘汽艇就启动驶了过来,当我们走到堤坝下,它也刚刚好抵达码头载我们上岛。
这是一个丰水期绝大部分没于水下的小岛,也是国家候鸟研究基地的一部分。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是一个联通长江而季节性变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
鄱阳湖在秋、冬季节受修河、赣江等水源不足的影响进入枯水期,在枯水季节,湖面仅剩几条蜿蜒水道;
然而到了每年春夏之交,湖水又会猛涨,水面迅速扩大,水面广阔而烟波浩渺。
正所谓“洪水一片、枯水一线”。
丰水期的鄱阳湖界。
这是一个丰水期绝大部分没于水下的小岛,也是国家候鸟研究基地的一部分。
登岛后我们乘坐游览车前往湖心方向的香油洲观鸟。
枯水季节的鄱阳湖原本的湖底水退滩出,野草过膝,一碧千里,湖中洲滩形成了广阔的草原。
正是鄱阳湖这种丰枯交替的时令性特殊生态,令湖滩草洲湿地成为南迁候鸟越冬的天堂。
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集居着全球三大越冬鸟阵,分别是白鹤、天鹅和鸿雁。(网络图片)
它们年复一年翻山越岭,穿梭南北,不远千里来这儿越冬。
我们到达的时候有些迟了,原本的青青芳草已经齐腰,而且一片枯黄;
寒风吹过,雪白的芦荻花在冬日灰白的天空中飘舞;
一排排金色的芦荻杆随风舞动……
但,这却是候鸟们最喜爱的季节。
耳畔不时传来鸟儿的鸣叫,天空偶尔也会飞过一两队候鸟。
但我们穿梭在齐人高的芦荻丛中寻寻觅觅,却就是见不到候鸟的踪迹,直至登上香油洲高处的观鸟台。








透过望远镜的镜头我们发现数量众多的候鸟正在保护区专门焚烧、翻挖过的土地上觅食。

原来高而茂密的草地只是适合候鸟筑巢育儿,却无法觅食,因而保护区人工通过焚烧和翻挖部分湖底泥地。

让候鸟在水际浅滩捕食鱼虾贝壳之外,还能在陆地上拣食昆虫和植物根茎、种子等食物。


果然,在下面的游览途中不时可见在松软土地上觅食的候鸟,最近的一次仅距离我们十几、二十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