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迷怀旧篇——普宁潮剧
(2009-05-13 00:14:51)
标签:
孟丽君
潮剧
《白蛇传》
杨门女将
黄芝香
普宁
文化
|
分类:
戏迷怀旧
|
|
戏迷怀旧篇——普宁潮剧
■Linmic(阿林)
一提起普宁潮剧,我就想起《白蛇传》。这是一出词、曲、演都极为出色的戏,可以说是成立于1979年的普宁县潮剧一团的代表剧目。当年一天要连演三场,白素贞一角从早到晚分别由邓少珍、黄楚霞、黄芝香扮演,这和《蝶恋花》连演30场、《美人泪》连演24场场场爆满一样,在今天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该戏编剧方展潮和陈竞飞都是普宁一团的骨干,编曲黄俊义、秦昌林,普宁的戏大都出自他们之手。其他艺术人才还有导演秦国强和苏木荣,司鼓罗少淳,领奏张伯才、庄礼福。
因为《白蛇传》这个戏我才喜欢普宁潮剧一团的,记得小学时汕头人民广播电台中午潮剧连播,刚好播放这出戏,而我又要去学校,老妈一直催,后来差点被打,才依依不舍地走人。也许是先入为主,目前听到的潮剧《断桥会》有四个版本,我却最喜欢听普宁剧团的。我认为这出戏从词(有些搬自越剧)、曲(比较传统)、演(当然要好角)上都代表了普宁潮剧一团的最高水平。从“离了峨嵋到江南,飞行万里快如风”开始到“合钵”,整出戏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唱段紧凑优美,百听不厌。“果然是人间天上大不同,武陵景色赏不尽,一片青山抱绿水,千枝杨柳隔桃红”至“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好花偏逢无情雨,恶棒专打凤凰凰俦。”黄芝香娓娓动听的唱腔带着观众走进不同的情绪。这出戏三个版本的音像:1、黄芝香、方壮华、肖岳潮(电台版);2、余莉丽、张少萍、周辉南(中唱版);3、余莉丽、张少萍、肖岳潮(录像版)。最喜欢的当然是汕头电台录音的第一个版本,因为三个演员都是很出众的。由于珠玉在前,对于余莉丽出演的白素贞,如果不是因为亲切的旋律,却是怎么也喜欢不起来的。
黄芝香12岁就参加普宁一枝香潮剧团,表演功底扎实,唱声清丽柔润、起落有致,扮演过几十台戏的主角,深受观众喜爱,特别是《白蛇传》中白素贞、《杨门女将》中穆桂英、《白玉扇》中皇姑、《金龙银凤》中银凤是她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如果她自己组团,也是颇有号召力的(见网友chenye贴《走近黄芝香》)。她录音的作品有:《杜鹃山》《白蛇传》《杨门女将》《白玉扇》《血洗定情剑》《青蛇传》《孟丽君游园》《金龙银凤》《狐仙女》《西湖公主》。录像的作品有:《白玉扇》《杨门女将》《青蛇传》《金龙银凤》《血洗定情剑》《孟丽君下集—元帝还艳装》《太子苏云龙》等。
肖岳潮是非常不错的大小生,唱声独特,韵味浓郁,声音塑造较有阳刚之气,虽然表演有点僵,但瑕不掩瑜,还是深受观众的喜欢。他塑造的许仙、皇甫少华、元成宗、李廷枝、宋仁宗等较有代表性。
方壮华也是比较突出的演员,声音俏丽活泼,她的小青使《白蛇传》增色不少,特别是在“还伞”中,因和肖岳潮的声音对比强烈,性格塑造较为突出,使这折对手戏非常精彩。她在演了《孟丽君会苏映雪》中的苏映雪后就销声匿迹了,较为可惜。
《孟丽君》这出戏由于有李志浦整理的剧本和杨广泉的曲为基础,是较优秀的一出戏,也较受观众欢迎,处处“合棚脚”。本人比较喜欢上集,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听了黄楚霞的孟丽君,而下集是听了电台播的余莉丽的孟丽君,两者唱念水平相差较远吧。
黄楚霞的唱念是非常出色的,从黄楚霞和方壮华一出场的“莺声圆滑燕清新”一段对唱、抗旨拒婚、描容出走这三段从小学听到现在,还是依旧喜欢。黄楚霞只留下这么一出戏的录音和这么一个角色就离开舞台,殊为可惜。
演孟士元的杨俊立是比较老牌的老生,声腔也比较优秀,什么角色都能胜任,如《包公三勘蝴蝶梦》中的包拯,《孟丽君》中孟士元,《青蛇传》中的法海,《金龙银凤》中的叔公,《潘金莲》中的员外等。
演刘奎壁的王义烈也为这出戏增色不少,后来他改演老生,却倒没有非常好的印象,只有《白蛇传》中的仙翁算比较好一点。
《杨门女将》也是印象比较好的戏,虽然不如京剧演来大气,但唱段多,曲优美。
扮演佘太君的张楚吟是普宁第一老旦,听说是演《海霞》出道的,声音独特,说白唱曲韵味足。也亏她才使这出戏取得成功。《孟丽君》的孟母、《绿牡丹》的骆母、《金龙银凤》的暹罗妈等是她较好的作品。她还是剧团的化装。
曹炎坤声音高亢,声质清亮,听他唱曲真是一大享受。记忆较深的唱段有《杨门女将》中采药老人的“我本是汉人大宋民”,《绿牡丹》中林怀远的一段唱,还有《白蛇传》中“最喜欢西湖三月天”。还有《孟丽君》中的梁相、《白玉扇》中的老仆李旺,《西湖公主》中的父亲等。
演七娘的何炎珍,声音响亮泼辣,其在《白玉扇》中的李母、《孟丽君》中的太后、《绿牡丹》中的花母等角色也很不错。
《金龙银凤》是普宁剧团的另一代表剧目。
对于周辉南,这出戏也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另《孟丽君》中孟嘉龄和皇甫少华、《李唔直》中的李唔直也还不错。
演银凤妈的蔡炎妆声音有点象何炎珍,做派也有几分相象,不过就只在这出戏看到她。
演暹罗妹的方舜华也还不错,《孟丽君》中的皇甫长华、《真假附马》中的公主、《青蛇传》中的梦蛟也给人较深的印象。
《白蛇传》确实成功,《青蛇传》也不算狗尾续貂吧,因为这出戏是移植的,所以没有香港李碧华的《青蛇》一样出人意表,算是比较传统的戏,几个唱段也都不错。
普宁团另一旦角演员陈玉瑜,听说师从黄芝香,扮演了《真假附马》中的假附马,跨生行,也不错。
《青蛇传》主角是戏校毕业的方静纯了,这一出和《西湖公主》是她的代表剧目,后调至揭阳团后也没什么使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了。
《白玉扇》原是杨广泉的曲,不过也只有开头的三场值得一听了,特别是黄芝香的几个唱段都比较经典。
文革前普宁剧团还有一位不错的青衣刘娟莲,只是听了几段录音,并没有看到过她的情况介绍。
花脸邓慈也是优秀的演员,《白蛇传》中的法海、《杨门女将》的王大人都给人印象深刻。在《潘金莲》一剧中成功饰演主角的邓少珍,就是邓慈的女儿,后调至潮剧院一团,也是主要演员之一。
香港名伶陈美云原在普宁剧团还是一位小角色,后来在香港却大放异彩,灌录了一大批录音带,嗓音条件也非常好,非常受听众欢迎。
还有《绿牡丹》中演花碧莲的黄若虹,后至广东潮剧院二团,成绩也不错。
普宁潮剧二团的剧目,《五梅下山》、《严兰贞》、《皇女珠胎案》、《罗带案》、《屋檐下》以前在电台也是经常播出的。只是演员中知名的不多。《方世玉打擂》中演五梅的男演员,也在《严兰贞》中演赵文和,只是不知道名字。演苗翠花的女演员也不错。《严兰贞》中藏书楼一折印象比较深刻,演小生和婢女的两位演员都不错。还有《皇女珠胎案》演皇帝的许初展,声音较有特色,演太医的黄健全是名丑方展荣的徒弟,表演中有几分方的神韵,声线也不错,目前在普宁潮剧团新出的VCD剧目中出演角色。
普宁潮剧团出版VCD剧目:
1、白蛇传
2、白玉扇
3、杨门女将
4、孟丽君——比箭定婚姻
5、孟丽君——元帝还艳装
6、血洗定情剑
7、金龙银凤
8、罗带案(原二团)
9、皇女珠胎案(原二团)
10、巡按铡父(原二团)
11、蓝太爷断案(百里桥)
12、假钦差平冤
13、韩氏女救孤
14、谢玉辉进宫
15、狄青取旗
16、火烧红莲寺
17、安国夫人
18、洛水仙姬
19、三闯宫
20、桃园奇冤(楚惠)
21、李唔直(楚惠)
22、秦原闯道(楚惠)
2002-9-24
|
| 本帖浏览次数:988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