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初稿完成于三年前,2017年3月交稿。交稿后和编辑不断探讨,很多篇章都做了修改,第三稿在2018年7月完成。进入编辑环节后,美编把版式改了两遍,插画师生了一场重病,配图工作慢了下来,等封面出来,已是2019年年底,离元旦只有两天了。原以为过了春节就可下印厂,谁知又遇上新冠疫情,这一拖二拖的,直到五一节前书才印出来,样书到我手上,已经是2020年5月11日。
这本书的插图,大多是插画师猫小蓟的手绘,对页小图用了《诗经》图谱里的老图,封面选用的是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恽寿平的《萱草图》。萱草在《诗经》里名谖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出自《卫风•伯兮》。萱草在后世成为母亲的代名词,孟郊《游子》诗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门望,不见萱草花。”书在当当上架那天,正好是母亲节前一天,时间和封面的《萱草图》十分相宜。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孔子曾说:“学《诗》,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出现了157种草木,诗三百第一篇就是《参差荇草》,杜丽娘读了这首诗,为情生为情死,生可以死,死可以生,诗的力量,就有这么震撼人心。与草木有关的《诗》篇里,最欢乐的是《桃之夭夭》,最伤感的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最悲愤的是《彼稷之苗》,最沉郁的是《常棣之华》,最美好的是《唐棣之华》,最跳脱的是《山有扶苏》,最伟大的是《贻我来牟》……经过三千年时间的沉淀,中国人的情感已经和这些古老的草木休戚与共,息息相关,说个白茅就知道“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说个荷叶浮萍就知道“呦呦鹿鸣”,说个“呦呦鹿鸣”,就知道“我有嘉宾”。当《妖猫传》中出现“花萼相辉楼”,便知道是李氏兄弟要操戈。草木和文化的关系血肉相连,已经变成我们基因的一部分。
《野有蔓草》这本书挑选了二十八章《诗经》名篇来讲述诗中草木有关的植物知识,以及这种草木在历史上的文化涵义流变。由于个人学识的局限,难免有很多疏漏,希望能在再版时加以修正。
这本书选用的是轻质纸,颜色略微有些带灰,看着不伤眼。从内容到装帧,都希望读者能喜欢。
目录:
参差荇菜:荇菜入歌风穆穆
葛藟累之:葡萄美酒祝君寿
桃之夭夭:总把新桃换旧符
言刈其蒌:蒌蒿满地
言采其蕨:西周时期的爱情
蔽芾甘棠:春风棠梨一树花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唐棣之华:风吹唐棣翩哉翻
芄兰之叶:小小少年
彼稷之苗:麦秀青青黍离离
山有扶苏:芙蓉向脸两边开
茹藘在阪:蒨女幽魂
椒聊之实:有椒其馨
有条有梅:萩草恋歌
邛有旨鹝:鹝鸟绶草
隰有苌楚:王母娘娘的蟠桃宴
浸彼苞蓍:文王手中蓍,孔子墓前草
八月断壶:瓜瓞绵绵
果臝之实:新婚别
食野之苹:鹿鸣声中短歌行
常棣之华:沧海一声笑
采薇采薇:薇菜的爱国情怀
南山有枸:一碗枸酱伐南越
其桐其椅:来啊来个酒
言采其葍:舜荣不终朝
茑与女萝:兄弟已相逢
苕之华:鼠尾草的悲歌
贻我来牟:大麦上场小麦黄
当当已上架:http://product.dangdang.com/28541938.html
买了书的朋友,请移步豆瓣打个分: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06240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