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唱到白苹洲畔曲

(2014-09-23 13:43:01)
标签:

白苹

水鳖

文化

分类: 花园


唱到白苹洲畔曲
 

    苹,古作蘋,秋来开白花。苹花开时,八月将尽;秋水渐冷,北雁南飞;芦花已白,蓼花尽红;风景萧索,来日无多。这种种景象,都有一种中国式的伤春悲秋的意境在。
    伤春还好,到底有点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感觉,无计留春不要紧,梅子溜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夏日即将来到,浮瓜沉李也是一番情趣,但悲秋的情怀却是真的沉郁,秋风一起,一年又过,空令岁月易蹉跎,有一种惆怅和惭愧的心情在噬咬着内心,这一年什么都没干,时光就从眼前流过。站在江边凭栏望,不免长叹一声,逝者如斯夫。
    这种种愁绪,汇聚到江汀河洲的小小苹花上,千言万语变成一个词:白苹。在古老的中国文学中,每一个组合词组都有特定的含义,白苹不只是开白花的苹叶,而是与上述所有情感有关的一种物体,白苹是与杨柳芙蓉一样带了离别伤感的象征之物,看到它就会联想起与此有关的所有情绪。从南北朝柳恽的“汀洲采白苹”到唐朝温庭筠的“肠断白苹洲”、从西蜀薛涛的“唱到白苹洲畔曲”到北宋寇准的“苹满汀洲人未归”等等,都是一样的落寞情怀。
    但苹到底是什么呢?是《诗经》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苹,还是苏轼的“一池萍碎,春色三分”的萍?
    陆机曾说:“苹,今水上浮萍是也,其粗大者谓之苹,小者曰蓱。”他说这句话就是注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按古人的见识和理解,苹有大小之分,大者曰“蘋”,小者为“蓱”。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卷十七•水草类》里有水萍和蘋两条,并列其上。
    水萍:本经中品。《尔雅》:萍,蓱,其大者蘋。吴普本草始别出,蘋即俗呼田字草。
    蘋:四叶合成一叶,如田字形。或因其开小白花,因呼白蘋。或谓生水中者为白蘋,生陆地者为青蘋,水生者可茹云。
    书配有插图,水萍为浮萍;蘋为田字草。字典和植物书上解释的苹就是田字草,而不是一小片一小片像芝麻粒那么大的浮萍。田字草也有称作田字苹,池塘浅沼的水面上常能见到,它的名字是如此的形象,田字草,田字苹,四叶合一叶,每一小叶为倒三角,合成一个十字,整个叶片的形状为方中带圆,因此叫它为“破铜钱”也是极其形象的。
    如果真如吴其浚和其它的众多古人那样,认为从古到今一直吟咏的白蘋就是田字草,那么就带来一个问题:苹,也就是田字草,乃是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它没有花,不结果,通体绿色,如何来开白花而得名之说呢?
    田字草就是白蘋,同样也出现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收集了前人所有关于苹的文字细加分析。其中录苏恭之说:“萍有三种∶大者名苹,中者名荇,叶皆相似而圆;其小者,即水上浮萍也。”这又牵出荇菜来了,在古人眼里,凡是飘浮在水面上的小型圆叶或心型叶的浮水植物都可以称作苹,莼菜、荇菜、芣菜、萍蓬草、田字苹、槐叶萍、浮萍、芜萍、满江红,甚至杨花柳絮入水都化萍。
    于是又有人说:“白花者为苹,黄花者为荇。”李时珍解释说:“苹,乃四叶菜也。叶浮水面,根连水底。其茎细于荇。其叶大如指顶,面青背紫,有细纹,颇似马蹄决明之叶,四叶合成,中折十字。夏秋开小白花,故称白苹。其叶攒簇如萍,故《尔雅》谓大者为苹也。”
    他又例举了众家学说,仿佛听到一群古人在对着几棵水草七嘴八舌吵个不停,谁也说服不了谁。末了他说:“时珍一一采视,颇得其真云。其叶径一、二寸, 有一缺而形圆如马蹄者也,似而稍尖长者,荇也。叶径四、五寸如小荷叶而黄花,结实如小角黍者,萍蓬草也。四叶合成一叶,如田字形者,苹也。如此分别,自然明白。”他颇为自得,觉得得到了一个标准答案,按叶的形状大小和花的颜色来分,把这三种似苹非苹的植物解释得清清楚楚。马蹄形叶的是荇菜,像小荷叶而开黄花的是萍蓬草,田字草就是苹。但是苹不开花这一点,他却没有注意到。
    在他集释的所有名家学说中,唐朝的陈藏器在《本草拾遗》的说法让他忽略了:“苹叶圆,阔寸许,叶下有一点如水沫,一名芣菜。”而芣菜又是什么呢?按文的描述,“叶下有一点如水沫”,水沫就是水泡。圆叶、叶片背面有水泡、在夏秋间开白花,具备这三种条件的就只有马尿花了。为了求证,我翻了很多古代植物书,都没有定论,只有在《辞源》中“白蘋”一条下看到这样的解释:“【白蘋】一种水中浮草。即马尿花。”
    马尿花是俗称,正式名称是水鳖,为水鳖科水鳖属浮水草本,叶片为心形或圆形,背面有气囊,可使整棵植株浮于水面。夏秋开小白花,花果期8~10月。别名水白、水苏、芣菜、马尿花、水旋覆、白苹,嫩叶可食。《诗经•召南•采苹》曾唱道:“于以采苹?南涧之滨。”采的是芣菜,人可食,如果采的是田字苹,只能喂鸭子鹅儿。
   有些东西,知道名称就可以了,不能深究,好比你吟着“十载芳洲抚白苹”之时,想到那就是一株马尿花或水鳖,岂不诗意尽失?只有当它叫做白苹的时候,看那清水静流之上,绿色的心形叶片连绵成片,一朵朵白色三瓣小花挺于叶面,秋阳斜射其上,花朵闪闪生光,想着秋日将尽,严冬掩至,确实会生出“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之感来。

唱到白苹洲畔曲

唱到白苹洲畔曲

唱到白苹洲畔曲

唱到白苹洲畔曲

唱到白苹洲畔曲

唱到白苹洲畔曲

唱到白苹洲畔曲

唱到白苹洲畔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分白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