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陈淏之《花镜》卷五藤蔓类考
马兜铃
马兜铃一名青木香。春生苗作蔓,附木而上。叶如山蓣而厚大,背白。六月开黄紫花,似枸杞。结实大如枣,作四、五瓣。叶脱后,其实尚垂,状如马项之铃。
注释:
系马兜铃科多年生缠绕藤本,名见《开宝本草》。花生在叶腋间,萼为不整齐的筒状,略作喇叭型,紫绿色。子房下位,形如小瓜。地下部可供药用。学名Aristolochia
debilis, S. et Z.
蓝紫按:
原文说的马兜铃显然不是马兜铃的模式种,模式种就应该是注释中说的 “花生在叶腋间,萼为不整齐的筒状,略作喇叭型,紫绿色。”而不是“开黄紫花,似枸杞。”但马兜铃属植物全世界约350种,我国有39种,2变种3变型,广布于南北各省区,以西南和南部地区较多。马兜铃花形区别之大,无法尽说。单就我见过的两种,一个马兜铃,一个大花马兜铃,就相差千里。马兜铃的花直径只有1厘米,花筒长不过1.5厘米,大花马兜铃的花有面盆那么大。初见时吓了一跳,心想这花也太大了,和马兜铃比起来,简直就是鸵鸟和麻雀之别。
各种记载上都说马兜铃的地下部分可入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马兜铃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酸、木蓝花碱和马兜铃酮。马兜铃酸在人体中有蓄积作用,中毒后可麻痹呼吸中枢,抑制中枢神经。木蓝花碱可阻断神经节,降低血压,用量过大时会损害肾脏,导致中毒性肾病。虽然中医支持者爱说药品离开剂量不谈都是耍流氓,但马兜铃酸因其在人体中的蓄积作用,还是不用为好。
马兜铃这个名字,我最早是在《西游记》里看到的,师徒四人途经朱紫国,朱紫国国王张榜求医,悟空冒充大夫去给国王治病,让人送来几百味药,一通忙活,药丸子却是用百草霜(锅底灰)和马尿搓的。八戒贪酒嘴贱,差点说漏嘴,只说了个“马”字,就被悟空截住,说是马兜铃。“国王问众官道:‘马兜铃是何品味?能医何证?’时有太医院官在旁道:‘主公:兜铃味苦寒无毒,定喘消痰大有功。通气最能除血盅,补虚宁嗽又宽中。’国王笑道:‘用得当!用得当!’”
PS:儿童节,录一个小时候年年暑假都要放的《西游记》里提到的搞笑整人的植物马兜铃以贺。祝所有的孩子们健康成长,远离伤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