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2012-08-30 19:38:31)
标签:

马先蒿

百合科

川续断科

虎耳草科

桔梗科

分类: 花园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这首诗里的蒿,就是马先蒿。这不是我说的,是陆机说的。陆机曾经曰过:
    “《诗》云∶匪莪伊蔚。陆玑云∶牡蒿也。三月始生,七月开花,似胡麻花而紫赤。八月生角,似小豆角,锐而长。一名马新蒿,是也。”但李时珍却不这么认为。时珍曰:
    马先蒿:【释名】马新蒿(《唐本》)、马矢蒿(《本经》)、练石草(《别录》)、烂石草(同上)、虎麻。时珍曰∶蒿气如马矢,故名。马先,乃马矢字讹也。马新,又马先之讹也。
    弘景曰∶练石草,一名烂石草,即马矢蒿。今方药不复用之。
    恭曰∶叶大如茺蔚,花红白色。二月、八月采茎叶,阴干用。八月、九月实熟,俗谓之虎麻是也。一名马新蒿,所在有之。茺蔚苗短小,其子夏中熟。二物初生,极相似也。
    禹锡曰∶按《尔雅》云∶蔚,牡。注云,即蒿之无子者。
    颂曰∶郭璞以牡为无子,而陆玑云有子,二说小异。今当用有子者为正。
    时珍曰∶《别录》牡蒿、马先蒿,原是二条。陆玑所谓有子者,乃马先蒿,而复引无子之牡蒿释之,误矣。”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远看那高高的是抱娘蒿,近看却是马先蒿;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远看那高高的是抱娘蒿,近看却是齐头蒿。

    而上面那一段文字口水战的意思是,陆机说“蔚”是牡蒿,就是不结子的马先蒿当然,牡的本意就是雄性的鸟或兽,也指植物的雄株,与“牝”相对。这蒿草不结子,当然就是牡蒿了。而李时珍却说,牡蒿就是牡蒿,就是齐头蒿。
    “牡蒿:【释名】齐头蒿。
    时珍曰︰《尔雅》︰蔚,牡,蒿之无子者。则牡之名以此也。诸蒿叶皆尖,此蒿叶独而秃,故有齐头之名。”

    李时珍说,虽然“蔚”和“牡”都是指的蒿无子,但不是马先蒿,就是齐头蒿。陆机搞错了。
    不管陆机有没有搞错,“蔚”是不是齐头蒿,但显然他们都认为,这首先秦时期的诗里的“蒿”,就是马先蒿。
    马先蒿,原名马矢蒿,其实应该写作马屎蒿。矢、屎通用,古文里有时嫌屎字不雅,就用“矢”字代替,像“鸡矢藤”,本名就应该是“鸡屎藤”。因为这蒿的气味像马粪,马先蒿,是马矢蒿的讹字。马新蒿,又是马先蒿的讹字。

    抄了这么大一篇古文,我的疑点是,他们说的马先蒿,是不是现在说的马先蒿?马先蒿分布在2500米以上的高山上,是一种标志性的植物,低于这个海拔高度,很少有马先蒿的踪迹。我第一次见到马先蒿,是在峨眉山上,乘索道缆车到了金顶的接引站,路边就看到了马先蒿。陆机陶弘景他们,难道也是爬到2500米高的山上去采马先蒿的?
    至于这首诗为什么要用“莪”和“蒿”来比兴,这倒好理解了。这首诗写的就是因为打仗不能奉养父母的士兵的痛苦,“莪”指“莪蒿”,又名“抱娘蒿”,当然就用它了。

    莪蒿:【释名】莪蒿(《尔雅》)、萝蒿(同上)、抱娘蒿。
    时珍曰︰陆农师云︰莪之为言高也。莪,亦峨也,莪科高也。可以覆蚕,故谓之萝。抱根丛生,故曰抱娘。
   【集解】时珍曰︰莪蒿生高岗,似小蓟,宿根先于百草。《尔雅》云︰莪,萝是也。
    《诗‧小雅》云︰菁菁者莪。陆玑注云︰即莪蒿也。生泽国渐洳处。叶似斜蒿而细科,三月生。茎、叶可生食,又可蒸食,香美颇似蒌蒿。但味带麻,不似蒌蒿甘香。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这两首诗里的莪也好,蒿也好,都是水泽湿生处,低洼地带,怎么就忽然出来一个必须海拔高度在2500米以上才有的马先蒿呢?好吧,不管怎样,马先蒿这个名字也算是很古老的了。
    马先蒿,玄参科,马先蒿属。全世界约有600种以上,中国有329种。广泛分布在北半球高海拔地区和高纬度地区。这一篇川西高山花卉,就以马先蒿为主。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下面这个小米草虽然不是马先蒿,但也是玄参科的: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百合科: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续断科: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虎耳草科: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桔梗科: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川西北高山草原之旅(十)高山花卉(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