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冈仓天心,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美术家,美术评论家,美术教育家,思想家。七岁时同时接受汉学和英语教育,十六岁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就读,创立日本美学院,去职后游历印度和中国,后任职于波士顿美术馆东方美术部门,在此期间著有《茶之书》《东洋的理想》和《日本的觉醒》,用英文写作,在美国和英国出版,影响20世纪初西方人对日本的印象。
《茶之书》分七章,一、一碗见人情。二、茶的饮法沿革。三、道与禅。四、茶室。五、艺术鉴赏。六、花。七、茶人风范。
世人对这本书推崇很高,有法、德、西、意、瑞多种译本,并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欧美对日本刮目相看,却也被他们视为好战之国。冈仓天心这个时候在波士顿,察觉到了这股形势,于是写了《茶之书》。
知道了写作这本书的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发之声。
《茶之书》第一章一碗见人情
开始是作为药方,慢慢却成了饮品,在8世纪的中国,茶,更以上流社会的风情雅致,步入了诗句的殿堂。15世纪时,日本则将其晋升为一种唯美的信仰——茶道。盖日常生活的庸碌平凡里,也存在着美好——对这种美感的仰慕,就是茶道茁生的源由。在纯粹洁净中有着和谐融洽,以及主人与宾客礼尚往来的微妙交流,还有依循社会规范行止进退,而油然生出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些都是茶道的无言教诲。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人们如果不能对己身不凡之处,复又感到渺小,多半也就无法察觉他人平凡之中的伟大。一般的西方人总是志得意满,茶仪在他们的眼中,只是另一个《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用来建构他心目中的东方,是多么诡异与幼稚。当日本沉浸于优雅和平的技艺时,他们一贯视日本为蛮夷之邦;一直到日本在满洲战场杀害了无数生灵,才改口称日本是文明国家。西方世界近来对日本的兴趣。,也只是针对“武士道”——这项让日本军士对自我牺牲如痴如狂的“死的艺术”,却很少注意到深深代表“生的艺术”的茶道。如果必须要藉由战争的凶光,才能被视为文明,那我们乐于永远野蛮。如果终有一天,我们的技艺与理念将受到应得的尊敬,我们也乐于继续等待。
西方究竟何时才能够,或者才愿意理解东方呢?西方总是用某些事例,加上各种幻想,在亚洲人身上,织起一层层怪奇之网。其内容时常令人悚然以惊,要么不是把我们想成以莲花的香气为生,要么就是相信我们以蟑螂老鼠为食。我们的形象不是狂热迷信,而不愿觉醒;就是沉溺于最低下的感官享受,而不图振作。笑印度的灵性修练为无知;讥中国的中庸之道为愚蠢;而日本的爱国精神不过是自愿受命运摆布罢了。
冈仓天心在书中说,“必须要等到唐人的巧思出现,茶才从它原始粗糙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盛行于宋朝的点茶,开启了中国茶史上的第二个流派……由唐代到宋代,不仅就何为好茶的看法出现转变,甚至在如何理解生命上,也大不相同……不幸的是,蒙古部族的势力于13世纪时突然扩张,一举征服了中国,在该次统治的蹂躏之下,宋代文化的成果被毁坏一空……17世纪再度落入外族满人之手。在此期间,昔日的仪礼与习俗纷纷消失殆尽。我们可以发现,明代有个学者在注释宋代古籍的时候,已经茫然不识茶筅的形状……对晚近的中国人来说,喝茶不过喝个味道,与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并无关连。国家长久以来的苦难,已经夺走了他们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他们慢慢变得像是现代人了,也就是说,变得既苍老又实际,那让诗人与古人永保青春与活力的童真,再也不是中国人托付心灵之所在……经常地,他们手上的那杯茶,依旧美妙地散发出花一般的香气,然而杯中再也不见唐时的浪漫,或宋时的仪礼了。”
然后他说:“南宗禅学在日本的流传,带动宋朝饮茶仪礼,终于建立了独立于佛教信仰,专属于世俗风情的茶道仪式,自此日本茶道正式问世。1281年,日本成功阻挡蒙古大军的入侵,使得宋代文化能够在日本继续发展。在日本人的手上,茶所代表的,是对生命精彩处之处的信仰。茶道思想,其实是道家思想。”
我之所以抄录下这许多文字,是因为我的复述,不可能比他写得更明白。但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让日本人产生出“大东亚共荣”的想法:你自家的好东西不好好保存,那么就由我来接管吧。然后就是侵华战争,有那种思想在,就会有那样的结果。
这种思想,不但日本人有,中国人也有。我从前读过倪匡的一本小说,是“年轻人系列”中的一本,他写黑丝公主和年轻人发现了一张精美之极的古代权杖的照片,考证下来,找不到是哪个文明哪个国家那个朝代的人制作的,待见到实物,又被惊吓住了:这权杖之高之长之华美,根本不是地球人握得住的。不知是哪一个失落的文明铸造成的。小说的结尾,又回到他一惯的外星人套路上,外星人把这根权杖带走了,说,这么美丽的东西,依你们的低等智慧与好战作风,还不配拥有。我们先接管了,等你们哪一天有资格掌握了,我们会还给你们的。
瞧,这与日本人的思想何等一致。你们曾经是很好的,我们向你们学习。现在我们超过你们了,由于我们的文化是一样的,所以你们应该臣服我们。
我以前读过一本日本商人写的游记,写他在清末,搭船溯长江而上,一直到了成都。他在书里感叹,中国之穷辟简陋之肮脏混乱,在日本的人是无法想像得到的。他们在唐宋诗歌里读到的中国,与他亲眼所见之中国,完全不是一个国度。
时至今日,国人之粗陋,仍然没有进步。地沟油在之,毒奶粉在之,礼仪尽失,道德沦丧,见之思之,怎不悲愤。
唐风宋韵已飘逝,礼崩乐坏现今世。
在开始写这篇的时候,我本想写一写冈仓天心在这本书里用的几个莫名其妙的中国故事,开几句玩笑,但写到上面,已经没有了调侃的兴致。
就这样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