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边有一本《蔡澜美食地图》,首写当然是港澳台,第三篇是《大上海》,写在香港的上海菜,中间有一段提到这个“蛤蜊炖蛋”:
……记得最清楚的是他们的“蛤蜊炖蛋”,这一味菜不是每间沪菜馆都做得出的,新派上海菜的师傅,听都没听过。
“蛤蜊炖蛋”把新鲜的生蛤蜊放在蛋里,熟后开了,甜汁流人蛋中,时间要控制得极为恰当,不能太熟,也不能太生,可以当菜吃,也能当汤喝,真是一门手艺。
不过招待日本客人,绝对不必叫这一味菜,他们不会欣赏,试过之后大叫:“噢!茶碗蒸,我们也有。”有个屁,茶碗蒸用的都是熟材料,甜味由味之素得来的,哪有蛤蜊炖蛋那么鲜美?……
这个“蛤蜊炖蛋”是标准的上海本帮菜了,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做,因为做起来实在简单,原料容易得来,价钱不贵,味道绝对“嗲”,卖相那么好看,好处那么多,不做都对不起自己。
昨天出去买裙子,中午在一家饭店吃饭,见他家有一道“酱香鲍鱼炖蛋”,在原来蛤蜊炖蛋的基础上又翻出新花样来,便点了一客来吃。盘子端上来,一边插着鲍鱼壳,一边是豆豉炒的肉末。炖蛋虽然鲜美,但总失之味淡,加点豆豉肉末,增加了味道的复合型,倒也不错,可以一试。吃东西嘛,就要常做常新。
鲍鱼虽然比蛤蜊档次高了一点,价钱贵了一点,但用在这里,却不如蛤蜊嫩。
今天做午饭,想起这个菜来,仍然用蛤蜊来做,只是加了点香菇榨菜炒肉末。
蒸蛋用白蛤,炝炒用花蛤,买了半斤白蛤,开水里加两片姜氽至开壳,取出。等煮白蛤的汤冷到40度以下,定定脚,沉淀一下泥沙。打两个蛋,加进一半的白蛤汤和白开水调匀,白蛤与水一半一半就可以了,多则未免腥寒。蛋液里加少许盐,放进蛤蜊,上笼蒸10分钟至熟,取出,用香菇榨菜炒肉末围边,点缀菜叶即成。
蛋羹之鲜嫩就不必说,有了香菇榨菜炒肉末,味重了些。白蛤一咬之下也是一口鲜汁,比牡蛎的老韧好上许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