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赏梅的地方有三个,一个上海植物园,一是莘庄公园,一个就是位于青浦大观园旁边的梅坞。上海植物园的梅花品种多,树小;莘庄公园品种不多,树多,盆景老桩多;梅坞与这处不同的是自然状态的梅树多,它实在是,除了自由生长的梅树,也没什么看头了。
这个园子,最早大观园落成的时候,它就在了,每次早春去大观园,必定会去梅坞转一转。大观园从前门票是15元的时候,它不收门票,现在大观园门票60元,梅坞收15元。一个破花园子,比20年前破落了许多,当年不收门票,现在居然收了。真是稀奇。
这个园子,据门口牌子上的介绍,说当年种了2000株梅树,如今死的死枯的枯,在我看来,残留的不知有500株没有。完全没人管理,门房却有一桌人在吃饭。园里杂草丛生,里面筑有一小画院,连桌椅都是破损了堆在地上的。
梅坞唯一的看点是,在淀山湖边上,贴紧贴紧的边上,梅坞的一边就是湖岸。站在湖边,可以看见浩淼的湖水,极远处便是江苏。这个地方,是三省交汇处,江浙沪。虽然上海不是一个省,但级别不低于江浙,两省一市总不如三省叫起来顺口。
92年的时候,十一国庆节,我去周庄玩,便是走的这条线路。当时还没有旅游集散中心的班车,去一趟很麻烦,要转几次车。先是要从市里坐车到徐泾,再从徐泾坐车到青浦,然后从青浦坐“青商线”到商塌。商塌便是上海与江苏的分界点。到了商塌,并没有车去周庄,而是搭当地渔民的小船。当时正好有一对中年夫妻也要去周庄,我与他们商量,和他们分摊租船费用,坐着小船,渡过淀山湖,到了周庄。
周庄当时刚被媒体报道,游人不多,进庄也不收费,那次玩得很开心。后来又顺路去了甪直,问乡民附近还有什么可以去的地方,乡民说还有陈墓和同里。陈墓后来改名锦溪。回来后和一朋友说是去周庄,他叫起来,说他也去了周庄,后来他去的同里。他也是从商塌走的,也是租用的人家的船。
说回梅坞,坞是水边的低地。唐寅有桃花坞,红楼梦里有暖香坞——暖香坞雅制春灯谜。既然造了个大观园,那也就配个梅坞吧。当时颇觉得奇怪,挺好一个梅坞,怎么不收门票呢?开花的时节,梅香馥郁。隔壁大观园那么多游客,这里不会超过十人。这次去,正是赏梅时季,也只有五个人。
但这个园子实在没什么逛头,拍了几张照,停留了不到两个小时,便走了。以后也可以不去了。
绿萼:



宫粉:




唯一一棵较好的品种,是繁花玉蝶:

站在画院的二层楼上拍梅坞:

梅坞的梅树,比植物园的大,比莘庄公园的自然:


这是入门口的景色,看上去还不错:

园子里靠水边的一角,造了一个小而俗的青龙庵,站在青龙庵前拍的淀山湖。天气不好,空气清净度不够,能见度差,湖水拍出来灰灰的,于是索性做成了黑白照片:

园子里有一条小河汊,有鹅在游,颇为有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