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陈淏之《花镜》卷四花果类考
猕猴桃:
猕猴桃一名阳桃,生山谷中。藤着树而生,枝条柔弱,高二、三尺。叶圆有毛,花小而淡红,实形似鹅卵,十月烂熟,色绿而甘,猕猴喜食之。皮堪作纸,今陕西永兴军南山甚多。
注释:
系猕猴桃科藤本植物,《诗经·桧风》中有:“隰有长楚”章。郭注云:“今羊桃也或名鬼桃,叶似桃……”其后《尔雅》及《开宝本草》亦有记述。唐代岑参诗:“……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说明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设法逐渐驯化了,以后的古籍中亦有关于猕猴桃的性状及加工食用、药用的记载。
猕猴桃原产我国,各省均有分布,资源丰富,果实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特别含维生素C相当高,果实清香、甜酸适度,别具风味,可制果酱、果酒、果干、果脯等。
[清]陈淏之《花镜》卷四花果类考
苌楚:
苌楚一名业楚,一名羊桃。叶如桃而光,尖长而狭。花紫赤色,其枝茎最弱,过一尺即引蔓于草上。多生平泽中,子细如枣核,亦如桃而味苦,不堪食。
注释:
这种味苦不堪食的苌楚,可能是猕猴桃的另一野生或由于生长环境恶劣,品质逐渐变坏而致味苦不堪食。
蓝紫按:
猕猴桃共有81种,其中79种原产中国,另外两种,分布在中国周边地区。也就是说,全世界的猕猴桃都是中国的原产,什么“新西兰奇异果”,完全是噱头。在1904年,有人把中华猕猴桃的种子引种到新西兰,没想到那边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猕猴桃的生长,这才有了遍布世界的“奇异果”的广泛栽种。之所以叫“奇异果”,是当地人叫这种果子为“KIWI”,遂音译为“奇异”。
奇怪的是,中国在诗经年代就有猕猴桃&苌楚的记载,唐朝人也在家里的庭院里种植猕猴桃,而现代中国人认识猕猴桃,要迟至八九十年代,这中间都干什么去了?
附:《诗经·桧风》
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①,猗傩其枝②,夭之沃沃③,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④,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⑤。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①隰(xí):低湿的地方。苌(cháng)楚:藤科植物,今称羊桃。
②猗傩(ē nuó):同“婀娜”,柔软的样子。
③夭:少,此指幼嫩。沃沃:润泽的样子。
④华:花。
⑤家:与下章“室”皆谓婚配。《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无家”、“无室”指无家庭拖累。
蓝紫译:
山下水边有羊桃,枝条婀娜叶儿茂。邻家那个少年郎,无忧无虑喜洋洋。
山下水边有羊桃,枝条婀娜花儿娇。邻家那个少年郎,单丝独线无妻房。
山下水边有羊桃,枝条婀娜果儿好。邻家那个少年郎,几时娶我做新娘。
蓝紫按:
记得在看《射雕英雄传》时,华山论剑,下山时一灯大师的弟子之一书生对心满意足的黄蓉就吟过这首诗:
那书生经过黄蓉身边,见她晕生双颊、喜透眉间,笑吟道:“隰有苌楚,猗滩其枝!”黄蓉听他取笑自己,也吟道:“鸡栖于埘,日之夕矣。”那书生哈哈大笑,一揖而别……黄蓉笑吟吟的瞧着他,心想:“这位状元公倒也聪明,猜到了我的心事。他引的那两句诗经,下面有‘乐子之无知,乐子之无家,乐子之无室’三句,本是少女爱慕一个未婚男子的情歌,用在靖哥哥身上,倒也十分合适,说他这冒冒失失的傻小子,还没成家娶妻,我很是欢喜。”
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书生朱长龄和黄蓉倒真是印证了他的微言大义。两人对话用诗经,真正“风雅”。一笑。
这里所拍,是大籽猕猴桃,花开白色,与文中所说的猕猴桃的“叶圆有毛,花小而淡红”以及苌楚的“花紫赤色”有异,虽然如此,只要是猕猴桃,也将就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