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陈淏之《花镜》卷五藤蔓类考
薜荔:
薜荔一名巴山虎。无根可以缘木而生藤蔓,叶厚实而圆劲如木,四时不凋。在石曰石绫,在地曰地锦,在木曰长春。藤好敷岩石与墙上。紫花发后结实,上锐而下平,微似小莲蓬;外青而内有瓤,满腹皆细子。霜降后,瓤红而甘,鸟雀喜啄,儿童亦常采食之,谓之木馒头;但多食发瘴。夏月毒蛇,喜聚其丛中,如或纳凉其下,不可不慎。
注释:
1,系桑科攀援灌木,名见《本草拾遗》。又有木莲(江苏吴兴)、文头果(广东)、木瓜藤(江西)、壁石虎(四川)等名。
2,果实倒卵形,有短柄,径大寸许,内有种子密生,种子富有粘液,夏日装入布袋中揉洗,煮熟可制凉粉。
蓝紫按: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在园子里遇上整天闲逛的宝玉,便命他跟着,随处题上到此一游的牌子,进了后来宝钗住的“蘅芜院”,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贾政不禁笑道:“有趣!只是不大认识。”有的说:“是薜荔藤萝。”贾政道:“薜荔藤萝不得如此异香。”宝玉道:“果然不是。这些之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艹登}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所有的那些异草,也有叫作什么藿蒳姜荨的,也有叫作什么纶组紫绛的,还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样,又有叫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蘼芜,风连。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像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
这里头提到的薜荔,在离骚岁月,楚辞年华便上过书点过名了。薜荔同学年深月久,时人都不识得它了,到了明朝,李时珍老师在写《本草纲目》教科书的时候,就收罗了它的绰号为大名:《本草纲·草七·木莲》:“薜荔、木馒头、鬼馒头。时珍曰:木莲、馒头,象其实形也。”
屈原老师为山鬼女士写歌词:被薜荔兮带女萝。原诗如下: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他老夫子说:有一个美人在山脚下,薜荔作上衣,女萝为下裳。含情脉脉脸带笑,窈窕淑女啊,真让人心生爱慕。明人屠本峻在《离骚草木疏补》里说,薜荔的果实“似莲房,中有细子,上锐下平,外青,霜则瓤红,常为鸟乌所啄,童儿亦食之。”他说的比李时珍老师说的木馒头又形象了一点。
这个“似莲房,中有细子,上锐下平,外青”的木馒头,一向是南方楚地的植物,贾珍贾宝玉父子生活在天子脚下,帝都人士不认识乡野大泽的藤藤草草,是很自然的。在南方,夏天有一种消暑去热的恩物叫“冰粉”,是用“冰籽”做的,这个名字一听就很清凉,做法呢,也很简单:去南货店买半斤冰籽,包进洁净的纱布里,放在凉开水里慢慢搓洗,三五分钟后就有黏稠的汁液析出,洗啊洗啊洗,洗到纱布包里汁液渐少,取出丢弃,洗出的汁液与水淘匀,加少许的石灰水,半小时后就凝结成者喱状的半固体了,盛在碗里,浇一勺加了糖桂花的红糖汁,一口喝下,从嘴到胃都舒服了。在从前没有冰箱没有碳酸饮料没有雪糕冰激淋的年代,这就是咱们的可口可乐。北方夏天有杏仁豆腐,南方消暑就有桂花冰粉。
只是吃就吃了,很少去研究一下这个冰粉究竟是什么东西做的?冰籽又从什么果子里长出来?看了“似莲房,中有细子,上锐下平,外青”的木馒头,就知道原来就是薜荔,又叫辟荔,原来我们一直和楚辞离骚这么亲近,屈原老师就站在我们的身后,山鬼女士在向我们抛着媚眼。我们一直以来都唐突了佳人佳果,琪草瑶花当作了寻常草木。
从湘西到云南,整个西南地区夏天的街上都有冰粉卖。四川加凉虾(一种米浆制品),云南加青柠汁,为了突显出冰粉的晶莹剔透,卖家还会在冰粉凝结之前,撒几粒鲜红的枸杞子和一把黑芝麻,红糖水也是起到同样的效果,糖水浇进冰粉里,会顺着舀切的缝隙流遍全碗,让冰晶更加立体。
薜荔常见有三种,大叶薜荔(凉粉果)果实的种子能做凉粉,小叶供观赏,还有花叶的,可悬挂。

大叶辟荔和果实

花叶辟荔

小叶辟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