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陈淏之《花镜》卷六花草类考
蔓菁:
蔓菁,一名葑,一名九英松,又名诸葛菜。茎粗叶大而厚阔,夏初起薹,开紫花,四出而繁。结荚如芥子,匀圆亦似芥子,紫赤。根长而白,形似萝卜(在北地则有之)。四时皆可食:春食苗,夏食心,秋食茎,冬食根。秋间撒子以高垅沙土中,或故墟坏墙上,再覆以一指厚土,五六日一浇。性独嘉霜,交春即发苗,连地上生。春初种亦可,但欲移植,俟苗长五六寸,择其大者而移之。子用鳗鱼汁浸之,复曝干种,可无虫患。昔诸葛孔明行军所止处,令士卒随地栽之,人、马皆得食焉。
注释:
系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又有马王菜(相传为王殷所遗,故名)、大头菜等名。花为总状花序,其形状与芸薹花类似,系芸薹的一个变种。
蓝紫按:
这里注释有误。诸葛菜是十字花科诸葛菜属,芸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陆。芸薹属的植物主要包括甘蓝、芥菜及油菜类,另有瑞典芜菁及芜菁。甘蓝,也就是我们常吃的卷心菜(圆白菜、莲花白、包菜)、球茎甘蓝(擘蓝、玉蔓青、苤蓝)、孢子甘蓝、西兰花、花菜(菜花)观赏有冬天装饰花台的羽衣甘蓝等。十字花科里主要的蔬菜和油料作物如芸薹属、萝卜属等;药用植物如菘蓝属(如板蓝根)等;观赏植物如桂竹香属、紫罗兰属、诸葛菜属等。
但是蔓菁、苤蓝很难搞清,蔓菁更像萝卜,皮上部常带紫色;苤蓝则通体绿色,扁而圆。至于诸葛菜,根部没有膨大的球茎,诸葛菜更接近油菜。
文中的蔓菁,我觉得是蔓菁而非诸葛菜。“根长而白,形似萝卜……夏初起薹,开紫花”,虽然诸葛菜也开紫花,却是春初开紫花。但是在古代,他们从来都分不清。有葑(《诗经》),须、薞芜(《尔雅》),荛、大芥(《方言》),蔓菁(《礼记》郑玄注),葑苁(《尔雅》孙炎注),芥(陆玑《诗疏》),九英菘(《食疗本草》),九英蔓菁(《本草拾遗》),诸葛菜(《嘉话录》),台菜(《埤雅》),鸡毛菜(《本草衍义》),大头菜、狗头芥(《医林纂要》)。
《诗经·桑中》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采唐采麦,淇水采葑。诗经中的诗,很多都以采摘为兴,我在采着桑啊,我在采着菜,我在思念着情人啊,告别就在水边上。
那个时候,他们采很多的植物: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于以采蘩,于沼于沚。陟彼南山,言采其薇。于以采苹?南涧之滨。陟彼阿丘,言采其芒。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感情这样强烈,唱着歌谣,做着农活,让人眼前出现的是电影《刘三姐》中的场景,一群年轻姑娘唱着采茶歌,一边采着新芽:春天采茶抽茶芽,快趁时光掐细茶。风吹茶树香千里,盖过园中茉莉花,采茶采到茶花开,漫山接岭一片白,蜜蜂忘记回窠去,神仙听歌下凡来。或是江南的采茶小调“姐姐呀,你采茶好比凤点头,妹妹呀采茶好比鱼跃网”,繁重的劳作在歌声中变得轻松,有了节奏,就有了劳动的号子,便是歌曲的开始。采蘩采葛,采葑采薇,采萧采艾,有女怀春。
这首《桑中》,他们采的唐,是中药里的菟丝子,葑,便是前面说的蔓菁。
我常泡的一个论坛,有姐妹在翻译西曼,里面老是提到女主角因为家穷,亲手去挖地里的芜菁,她的小弟弟说他痛恨吃芜菁。翻译的姐妹叫苦说,可不可以不打芜菁啊,改用“萝卜”来代替好不好,萝卜有词组,好打些。我笑,说芜菁不是萝卜,芜菁是大头菜。姐妹们很幻灭,那么浪漫的故事,怎么可以和大头菜联系在一起。
大头菜入文学作品,最有名的莫过于高鹗续的《红楼梦》,他老先生穷酸一下,让林妹妹吃了一回云南玫瑰大头菜,拌点香麻油,林妹妹还馋痨兮兮地说“且是干净”,让人笑了两百年。那么坚韧耐嚼的大头菜,也不怕美人灯似的林妹妹克不克化得了。
我嫂子前两天一人在家,懒得做菜,就买了个大头菜,切成丝,拌上酱麻辣油,下了一碗绿豆粥,晚上就说胃里涨气,难受得很,我让她吃江中消食片。现代人吃点大头菜都这样难以消化,何况那吃螃蟹只是夹子肉,吃鹿肉站着看,长日喝燕窝粥的林姑娘。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
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
春色属芜菁。
——宋 苏轼《忆江南》
蔓菁:

苤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