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莉娅·奥蒙德(Julia Ormond),上帝曾经垂青过她,但上帝肯定把她给忘了。
最早在大银幕上看见她,是在《燃情岁月》里,她演那个让兄弟三人心碎的女子,让坚硬的岩石裂开的水,而她本人,也像水一样的柔情。在整个片子里,她是唯一的女主角,那个印第安小女孩,出现又死去,不能抢走她的一点戏。她是小弟的女友,爱上了老二,后来嫁了大哥。那部片子,让小布如日中天,成为偶像,也让她被观众记住。可是,观众只记得这个女子,她的脸,她的长相,至于她的名字,对不起,不算耳熟。
第二次看见她,是在和哈里森·福特合作的《情归巴黎》里,这部电影,又译《新龙凤配》,“龙凤配”这种名字的译法,肯定是港人的专利。像《金玉盟》,是卡里·格兰特和德博拉·寇尔的《难忘的时刻》(An
Affair to
Remember),而《龙凤配》,原名是《Sabrina》,女主角的名字而已。像“龙凤配”这样万金油一样的名字,哪里都可以用,就哪里都不出彩。朱莉娅·奥蒙德和哈里森·福特合作的《新龙凤配》,是翻拍自奥黛丽·赫本和亨佛来·鲍嘉的原版,以她的模样身段名气演技,哪一项都和奥黛丽·赫本相去甚远,如果不是顶着翻拍的名头,估计没人会关注这样一部电影。
说她有多美,算不上,说她有多会演戏,也不像。可人家就有这么好的运气,硬是在这样众星拱月般的班底里演女主角,和她搭戏的,也都是明星。可我看她,老是皱着眉,撇着嘴,一脸苦大愁深的样子,甚至笑起来,也不甜美。如果说在《燃情岁月》,她是新人新面孔,让人有点期待,到了《情归巴黎》里,演技就实在说不上有了。
她为人熟知的第三部电影,便是这部《西伯利亚理发师》,看介绍,已经是98年的老片子了,但在当时,并不记得这个片子引起过多大的轰动,观众已经对她不感兴趣了。而我要迟至昨天,CCTV6佳片有约放这部片子,才看了一眼。
片子有多好看?不见得。情节几乎谈不上吸引人,小高潮也没有。那一点点的被主持人渲染的俄罗斯风情,袍泽同窗的友谊,也算不上亮点。平淡二字便可形容。唯一可看的,是俄罗斯的风景,可这又不是一部旅游风光片。至于故事,俄国这块大地上有的是感动人的好故事,关于流放,关于爱情,文学作品有《复活》,真实传奇有十二月党人。我甚至看过流放沙皇彼得的电影,片子拍得温情脉脉,沙皇用一把小刀为儿子削玩具,那叫一个父子情深。看得我笑,说,他流放一回就不得了?列宁还不知被他流放过几次呢。只因为他高贵的头颅戴过皇冠,被流放一下就算惨绝人寰了?
这部片子被人推崇,如果不是放在90年代初被解体的苏联,如果不是有后来破落户一样的俄罗斯,剥掉一切外在因素,这凭电影的故事本身,作为一部浪漫文艺片,真不是一流的。有时故事本身很平淡,但演员演得好,可以弥补其内容的单薄,比如《廊桥遗梦》。而朱莉娅·奥蒙德,从脸蛋和演技都不出色的一个演员,撑不起一个想流传下来的电影。这个故事,配不上俄罗斯这块土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