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显摆:新浪读书采访我咧

标签:
《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蓝紫青灰原创小说文化 |
分类: 书斋 |
http://book.sina.com.cn/author/subject/2008-10-30/1607246401.shtml
原稿如下:
“书名很亦舒,而我不亦舒”
提问:《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这样一个书名很亦舒,你是否曾从师太那里得到什么感触?
蓝紫青灰:
“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这句话就是出自她的一本书,《曾经深爱过》,原句是不曾出场的女主角利璧迦选用的门铃乐曲里的一句歌词。
我们这一代女性,可以说受亦舒的影响都很深。她对爱情以及女性的观点潜移默化了很多人,我认识一些作者,下笔就有亦舒腔,几可乱真。
亦舒写了很多书,可是从没有用这一句作过书名,我就借用了。
提问:然而你的故事,与亦舒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她骨子里是悲观的,而你的故事却在努力让人相信一个关于爱的梦想。
蓝紫青灰:
是,她有她的生活阅历,我有我的。当然写出的故事也就不一样。我没有经历过她青年期那些不愉快,我的家庭温暖而幸福。
提问:尽管你认同亦舒所说“爱是至奢华一件事”,如此有悲叹气息的一句话,但在你的故事里,主角还是找到了她们的奢华。
蓝紫青灰:
如果找不到,如何去肯定?既然写小说是给人做梦,索性做得完满一些。
提问:这么说的话,这个故事全然出自你的想象,没有真实案例做蓝本?
蓝紫青灰:
小说者言,不必当真。
上海女人是一道风景
提问:女主角潘书是一个很有能力的职场女性,但却因为她的嗲和媚,招来了他人的侧目和流言,你为什么会把女主角塑造成潘书这样一个很嗲,又很有一点“作”的上海女性?
蓝紫青灰:
以头抢地,不晓得,一下笔就成那样了。
提问:是否可以这么理解,这样一个女性是你心向往之,一直希望描述的一种人物?
蓝紫青灰:
也许潜意识里自己想成为那样的女人?
提问:你觉得潘书的优点是什么呢?
蓝紫青灰:
执著,勇敢,聪明,我喜欢聪明的女人。她聪明地选择了对她有利的方向。不管是少年时的选择遗忘,还是最后选择原谅,都是聪明的选择。
提问:上海女人一直是文学作品包括影视剧中热衷刻画的一种典型形象,你是否也在下意识中想要塑造这一代沪上女性的形象?
蓝紫青灰:
不敢有这样的奢望,只是身在上海,又是女性,耳濡目染,自然下笔就是写上海女性了。要我去写北京女性,我也写不像呀。
提问:从一个上海女作者的角度看,你最欣赏的上海女人特色是什么?你觉得她们的弱点又是什么?
蓝紫青灰:
聪明,懂生活,有情调,有知识,干脆,爽气,像赵薇薇。弱点就是太知道自己聪明了,有时难免耍小聪明,就难免失于计较,喜欢比较,不厚道,爱炫耀,往小处走,就越来越小气,不够大度。
赵薇薇这个角色从文初一出现,她聪明美丽会做人的一切优良品质都有人看见,她也想结婚,想找一个真心可以过日子的人,但是她却在一次次的相亲宴中败下阵来。不能不说是多少和她的聪明,或者说小聪明,是有很大关系的。
细节就是热爱生活中的一切
提问: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你笔下的人物都非常注重生活品质,比如一开始赵薇薇相亲,从喝的酒,到吃的茶,每一个细节都很细腻。
蓝紫青灰:
嗯,这不是上海人生活的一种特色吗?注意细节,耽于享受,哪怕是细到一个酱油,也会分红酱油、虾子酱油、白酱油,吃大排有专门的辣酱油。过去上海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半两粮票,可以买一根小麻花。
提问:但是体现在女性身上,就会显得非常细腻精致,显得极富品味和生活情趣。
蓝紫青灰:
其实这种细致的描写在亦舒的文中也不少见,比如她那些克鲁格香槟、芝韵诗的衣服、午夜飞行的香水。
女性作者多数是热爱细节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表现出角色真实面来了。忘记是谁说过这么一句,故事可以虚构,但是细节要真实。
提问:你的博客上写了大量关于烹饪、女红和园艺的文章,你是在日常生活中就为小说积累素材吗?
蓝紫青灰:
我本身就很喜欢那些,做做菜,缝缝零头碎脚的布料,到植物园里去看看花拍拍照,到了写作的时候,那些细节会很自然地从笔下流出来。
我最早看文人写食,是十一二岁时就看的汪曾祺的《鸡毛》,讲一个西南联大的学生偷人家的鸡还问这家的主人借瓦罐来焖鸡,末了洗也不洗就还给人家,觉得这文章写得真是有趣啊。
所以我写博客文章,也是希望能做到这样的程度,不是专门为写小说而积累。
提问:可以这么说,你本人对于生活细节的热爱造就了故事里那些真实可感的细节?
蓝紫青灰:
嗯,我就拿食物为例吧。很多食物,吃到嘴里并不怎么样,但在有的作者笔下,就成了曹操的梅子林,想想就要流口水。不要说红楼里的美食,光是偶尔一见的家常菜式,看了也想一试。记得小时候看过张洁的一篇中篇小说《方舟》,里面有一个姜丝炒扁豆角丝,我本来从不吃扁豆角,一看之下来了兴趣,学着做了一回。扁豆角上有绒毛,口感并不好,我至今仍然不爱吃。但就是这么普通的食物,在作家的手下被随意地写进了文章中,就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我在自己写文后,也喜欢把美食写进文章中,平添些生活细节和写作乐趣。《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里,安排女主人公潘书三次吃日本菜,沾芥末,是为了写出她酸涩欲哭的心情。都市职场女子久经摔打,早成了人精,轻易不在人前流泪,即使流泪,也推说是芥末的刺激。武装到了泪腺,要多累有多累。并且日本菜够小资,符合书中写的都市情调。
为女性塑造男性
提问:呵呵,和你精心描写的女性形象不同,你笔下的男性形象几乎是模糊的,只让人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你是否觉得?
蓝紫青灰:
不觉得。如果觉得,就会努力去塑造了。我并不喜欢刻画不足。
也有可能因为我是女人,对男性的描写有欠缺。
提问:但是这种模糊和大概,却让人产生了许多好感,读者很容易从大概中体会到何谓是那样一个可靠的有信君子,且勇于去抓住年少时的梦想。
蓝紫青灰:
如果能让读者有这样的印象,岂不是事半功倍?
也许是讲述的角度和心理活动都是从潘书的视角,而何谓的少年经历又是采取的一种疼痛的青春的方式,所以何谓一下子就有了说服力。
提问:《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里写了很多人间烟火、饮食男女,但骨子里却是在描绘女性的爱情梦想,有一个潘书,就有一个何谓;有一个赵薇薇,就有一个章正,你是否有意在偏爱自己笔下的女性?
蓝紫青灰:
那是一定的。任何时候,女性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就像西方艺术家那样,油画雕塑诗歌,胜利、和平、战斗、美、智慧、爱情,它们的形象全是女性。有这么美好的女性,怎么能不给她们最美好的爱情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