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逻辑

(2010-01-06 13:15:00)
标签:

杂谈

       逻辑

       

       自从写了《信仰》一文,我就一直想写《逻辑》这篇文章。

       

       我写了将近一年的财经博客,文章也超过百篇。重读以往的博客,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一年所写的东西,关于股票投资,无非就是“逻辑”两个字。

       

       我不否认,我的数学功底很好,但是就股票投资而言,我用到的数学知识不超过小学生的加、减、乘、除的范围。我从来不相信,所谓的随机过程、最优量化等超级算法能够超越大盘的收益,当黑天鹅再次降临,他们能不破产就好。我同意周洛华的观点,“股市里没有永动机”,除非你能够掌握证劵交易所的机器。

       

       为什么超级计算机不具备永远赢钱的能力?这是因为,股票投资分析,说彻底,只是个逻辑的问题,与超级计算无关。而逻辑,世上计算能力最强的电脑,其逻辑分析能力也不会超过一般人的大脑,其所有的逻辑程序也是人们事先设计好的。

       

       股票投资,是个自我学习、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超脱的过程,超级计算机不具备这样的潜力,程序设计师们也不能容忍计算机的自我发挥,因为其最终的结果肯定是系统在不稳定中走向崩溃。

       

       我瞧不起中国市场中多如牛毛的财经评论,这是因为他们中的多数人总是思维混乱,缺乏逻辑。许多人总是虚伪地敬畏“市场总是对的”,其实无论是从现在看过去,还是从未来看现在,市场总是错的多,对的少。如果你不做期货,不玩杠杆,我认为可以不要考虑“市场总是对的”,而要去努力发现市场错误的地方。的确,市场中有些股价是正确的,但是恰恰是因为它的正确,所以不会提起我的兴趣。沉着于正确股价的股票,无非是浪费宝贵的时间、精力和投资资金。

       

       股票投资,的确能带给人兴奋、挑战,但是投资的根本还是要在股市中积累个人的财富,也就是说,在长时间内,能够实现正收益、战胜大盘、战胜通货膨胀、战胜上涨的房价。

       

       许多人,包括一些“主流”的经济学家,总是喜欢抨击中国的股市,总是看不得股市的上涨,不是“泡沫”就是“流动性泛滥”,其实,我认为,长久的看,中国股市在过去十年是最好的投资选择,将来一百年也还是大家最好的选择。

       

       “逻辑”是个牵涉太多的思维方式,“逻辑”的积累也不是一、两天的功夫。数学教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到底有什么用途?除了满足日常生活、工作中简单的计算外,数学真正的用途,就是培养一个人“逻辑”分析的能力。

       

       正确的股票投资,逻辑是根本。

       

       为什么2009年的股市一定会上涨?为什么2月中旬我要说“3200点不是梦”?为什么3月10日的西方股市“大底就在眼前”?为什么2009年7月间的有色是“疯狂的石头”?为什么钢铁过剩,我还喜欢宝钢?为什么我不看好地产,却喜欢中联重科?为什么我担忧汽车产能过剩,却不担忧宁波华翔?为什么我不看好黄金,却看好紫金矿业?为什么我一直不看好保险、劵商?。。。。。。

       

       其背后,都是我个人“简单”逻辑的结果。

       

       我在《新浪》的股票观测站中还是12月份那11只股票,宁波华翔、中联重科、思源电气、荣信股份、中天科技、宝钢股份、华菱钢铁、中国神华、紫金矿业、东方雨虹、新华都。当然我也继续研究其他的股票。其实,中天科技和紫金矿业倒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小组合。

       

       我最看好的,依然是中国制造业中优秀的成长型公司,特别在电气和机械领域。

       

       市场中总有热门的股票、黑马、妖股让人“心动”,自己要有“我佛在心”的定力,这佛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对股市而言,就是“价值投资”。

       

       买进的股票,是因为自己没有这家公司的股票就睡不着,有了才踏实;千万不要买回一个让自己胆战心惊、无法入眠的股票。我个人的策略是,自己买进的股票,必须具备大幅上涨的潜力,面对没有理由的下跌,必须具备加仓的实力,甚至100%的资金重托。

       

       一些人,心境总是逃脱不了股市短期的涨跌,那么最好还是离股市远点。“潜伏”其实是一种优美的滋味。

       

       澳洲股市,我有两个月没看盘了,偶尔看个价钱。还是中国股市热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