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ED要摘牌了,中国石化该心安理得吗?

(2011-11-28 14:06:28)
标签:

上证2386点

深证9884点

aed

oil

中国石化

分类: 股票投资

AED要摘牌了,中国石化该心安理得吗?


今天突然发现,AED OIL的股票已经停牌多日,公司正在清盘结算。这是我在澳洲市场曾经经手的第一只遭受摘牌命运的股票,希望也是最后一只。

 

2007年,AED OIL在Puffin海上油田成功钻探两口高产油井而成为当年澳洲股票的明星。两口油井的日产量达到1万桶,股价也推高到10澳元,高峰时公司市值20亿澳元。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些时日,两口油井都相继冒水,原油日产量也下降到4000桶左右,股价一路下挫。当时我估计日产量4000桶也还不错,2007年10月的时候在3.40澳元附近买进,成功抄了个反弹,却期待油田能彻底好转,最后在12月3元附近出局,因为公司的两口油井持续恶化。

 

这是我当年眼睁睁面对原油突破100美元却还赔钱的石油公司股票。

 

后来的故事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中国石化在2008年3月7日宣布计划以五亿六千万美元(6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AED OIL旗下Puffin油田的60%股权。也就是说,中国石化认为整个Puffin油田的估值为10亿澳元,但是当时AED OIL整个公司的市值也仅有4亿澳元。中国发改委最后竟然批准了这项愚不可及的收购,还号称是中国第一次收购澳洲油田!

 

当时的Puffin油田状况已经很清楚,含油层太薄,真不知道中国石化是怎么想的,将近40亿元人民币(当年汇率)打水漂,血本无归。是不是太过财大气粗了?

 

故事还没有结束。

 

中石化38亿收购帝汶海油田停产至今遭平台商索赔

发布时间:2011-08-16 14:44:35

 

  3年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约38.64亿元人民币从AED石油有限公司手中收购帝汶海Puffin油田60%权益,却因2009年来与该油田钻井平台商生产上的安全纠纷而停产至今,并遭钻井平台生产商索赔

  日前,AED石油有限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披露了这个消息。中石化与AED在Puffin油田项目中的合资公司已被国际仲裁组裁定向上述钻井平台商支付大笔赔偿。此前,该钻井平台商要求索赔6000万美元。

  “这是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遇到的最新一起风险事件。”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国内石油公司海外投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截至去年底,三大石油公司海外油田及工程项目约合4480亿元,而亏损项目更是达到三分之二,风险防范意识和行动必须进一步加强。

  停产两年并遭索赔

  帝汶海底蕴藏有巨量油气资源,被认为是印度尼西亚规模最大的一个海底油气田。2008年6月19日,中石化旗下企业以5.61亿美元从澳大利亚石油生产商AED手中收购帝汶海Puffin油田60%权益。

  AED披露称,中石化与其达成了收购帝汶海

  Puffin油田60%权益的交易一年后,Puffin油田合资公司就指控该油田石油生产和存储平台的挪威所有人SeaProduction违背了安全标准,该油田也因此停产至今。

  对此,SeaProduction否认了这一指控,并称将寻求至少6000万美元赔偿以弥补收入损失,并就此事上诉到国际仲裁机构。

  8月4日,AED发布声明称,一个国际仲裁小组做出了对SeaProduction有利的裁决,Puffin合资公司被要求向SeaProduction支付大笔赔偿。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Puffin合资公司租用了钻井平台,并认为平台存在不安全因素而停止开采,这样一来,价格高昂的平台没有投入使用,影响了钻井平台出租方的生意和收入,而对方可能认为不安全性的因素并不存在,双方产生分歧,对方就会提出索赔

  对此,中石化集团外宣处有关人士表示,将进一步了解事情的进展情况,现在无法作出评论

  受损程度暂难评估

  对于此事故会给中石化38亿元的投资带来多大的损失,上述专家认为,油田停止开采本身就会让中石化受到损失,如果再赔偿的话损失就会增加,但具体损失多少现在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数据。

  “对于中石化是否要赔偿,还需要确定中石化是否是项目的作业者,只有作业者有权力要求停产,而钻井平台商应该是找作业者索赔。”上述专家说道,“经营权与作业者不是一回事,作业者是指平台作业方。”

  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也无法确认Puffin油田的作业方到底是中石化还是AED公司。

  高油价时代走出去风险加大

  “这只是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一个风险而已,”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道,“风险会造成投资受损,这在海外投资也难以避免。”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截至去年底,三大石油公司投资海外的油田、及工程项目总计144个,投资额累计更是高达近700亿美元,约合4480亿元人民币。但是,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受管理制度及国际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亏损项目更是达到三分之二。

  审计署也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披露,至2009年底,中化集团投资开发的6个海外油气田项目中,有2个项目虽盈利但未达到可行性研究预期目标,累计净现金流比预测少1.33亿美元;3个项目累计亏损1526.62万美元。

  林伯强认为,现在走出去与10年前油价便宜时不同了,现在处于高油价时代,好的油气资产一般不会对外出售,更不会卖给中国石油企业,风险成为大概率的事件。“中石化方面应就此事提起上诉,要寻求法律的保护,以期维护其合法权力。”林伯强说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