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评话杂谈 |
童林的成长
童林,作为本书的主角,天赋极高,人又踏实,在四次学艺之后,虽然还是称侠客,但实际上已经是有剑客的身手了。
关于童林的武功,在单版童林传中是一登场就位于群侠之冠了,然后三次学艺后直接升级到剑客,以至于原本应该是各显神通的场面变成童林的个人表演,如云南八卦山、如杭州擂。而在《雍正剑侠图》中,童林的武功,并非是一登场就位于群侠之冠,而是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童林刚出道时的武功,还不完整,甚至还有破绽,这曾经被侯庭看出:“作为身怀绝技,阅历丰富的东侠来说,他只感到海川的招术简单一点儿,不够细致,大架儿多,小架不足,招术与招术之间的衔接,稍稍有些欠缺。侯老侠是个心细如发的人物,看出海川的毛病……”说明童林的武功此时与东侠等人相比,还稚嫩了些,不过童林有年轻力壮的优势,所以总的来说,此时的童林应该有四大名侠中东南北三侠的层次。
到二次学艺蜜蜂岭,庄道勤传艺后,童林的武功应该在S级的侠客了,这从打败司徒朗可以看出来:“海川脑子里想起蜜蜂岭师伯赠绝艺,我为什么不拿它试试手?……“唰啦啦”双钺变更,三百八十四爻尽命连环钺招数出来,如同泉涌。……海川双钺如雨打梨花,围住了司徒朗,司徒朗就知道自己敌不住了。”还有剑劈杜清风,夜战三凶,无不证明童林能耐大涨。
不过,此时的童林在S级的侠客里恐怕是打末的。因为后来在和慧斌(假)的较量中,童林被轻易就击败了:“慧斌一立右手,伸了没动地方,拿右胳膊就这么往外一封海川的右臂。哎哟!海川就感觉到和尚慧斌胳膊骨硬如钢,就跟这大钢棍子一样。海川心说:可糟了,我奉师命下山兴一家武术,我非栽到慧斌的手里不可!海川没进去招,把右胳膊又退回来了。和尚慧斌就势一反腕子,拿右手掌心向上,手指头冲前,就往海川胸前一戳,“唰”地一下就到了。海川也知道封不住他,上右滑步一躲。和尚慧斌一反腕,右手掌冲下,左手掌往前一出溜,奔海川的两肩头就打来了,正搭在海川的肩颈穴上。海川只能“童子拜佛”,双手一合,往外一分。慧斌两只手往回下一带,“嘭”!正把海川两只手的手腕给攥住了。慧斌还没使劲呢,海川的身上就觉得不得力。如果慧斌这个时候双手一抖,“金鸡抖铃”,手腕子一颤劲,海川就得来个大跟头,非摔倒不成!”
还有,此时童林虽然武功上去了,但功力的火候还不行:“武术我练了没有,练了,煞手学没学,没学呀。煞手就是拿手,就跟称东西称分量一样,您要一斤半,伸手一拿往秤盘里一放,头高头低正好,一点不差,您称去吧,这就叫煞手。这是本事!我童林功夫练了,但是这煞手我还没办到,也就是当我打你的时候,我知道用几成力,但你这个人素质怎么样,我用几成力打你到什么程度?伤轻伤重,吐血不吐血我还掌握不好,我给您打重了。海川说的是实话,不能跟西方侠于成那么准,打你到什么伤,就是什么伤,那办不到。”
到第三次学艺后,学到妻子的阴八仙剑后的童林已然跻身于剑客的行列,这从童林呕血剑斩石头僧可以看得出来。之后童林又剑斩小韩信陆广元,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到书最后,第四次学艺,学到娄家地行剑后,童林则晋升于准名剑的行列,三战胡千里,与贺玄真、钟离图远、智玄等名剑交手也可支撑一段时间了。可见,至少在十三部里,即使是主角,也走的是步步成长的路线,没有设定为一步登天。
后记
笔者写到这里,应该接近尾声了,因为笔者已然思路枯竭,没有什么可写了。笔者初次接触剑侠图还是在十几年前的大学时代,当时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了删节版《雍正剑侠图》4册,由洪帆整理改编,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讲到谢家滩二次立擂,不过后面加了个结尾,就是雍亲王策划组建血滴子。当时是入伙至宝,一口气看完,但是也有个遗憾,就因是删节版,还是觉得不过瘾。参加工作后,也曾经寻觅过,并且还买到了75回版的剑侠图两册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剑山蓬莱岛》和《万隆藏锋岛》,但还不是完整的版本,且还是李版,相比原版的十三部还是觉得不够原汁原味。2008年底,在机缘巧合之下,从网上获得了电子版的十三部,终于能够得以窥全豹了。但由于工作关系,直到前一个月才全部看完十三部,于是从上个月开始,着手写这个系列的文章,作为看后的一点心得吧,想想写写停停,一直到现在八月初才告完毕,其中难免有贻笑大方之处,但不管如何,总算了却了当年的一个心愿,这就足够了!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