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樱花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标签:
樱花金陵玄武湖鸡鸣寺情感 |
分类: 自摄自话 |
鸡鸣寺前的樱花,又!盛!开!啦!!!
前天晚上沿湖走了12公里,大汗淋漓地从解放门出来,沿鸡鸣寺路回家。夜灯下,看见有几棵樱树微微绽开了花骨朵;而昨天下午,当我和老朋友站在这里时,所见不仅是一抹绯红,简直是云蒸霞蔚。
好多人!好多好多的人。
人们流连、徘徊、徜徉在这条樱花道上,用各式各样的相机、各种各样的姿势拍照。
拍照。除了拍照,还是拍照——
花。人。花与人。人与花。
人与人、以花的背景。
接下来的这一周,鸡鸣寺路应该是金陵城人气最旺的一条路。
一年又一年,我们不约而同地来到樱花道,聚集在樱花树下,我们究竟来看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呢?
http://s3/mw690/001zfFrEgy709SdzN6Oa2&690
http://s4/mw690/001zfFrEgy709SemUVl73&690
http://s8/mw690/001zfFrEgy709SeXzo3e7&690
当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风景。
樱花是灿烂的,灿烂得极富诗性。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樱花,便是一树芳华。鸡鸣寺路上的樱花,多少带有点儿佛的灵性,灵性是美的;玄武湖樱洲的樱花,饱含着一股子氤氲的水汽,烟水是美的;而东郊明孝陵旁的樱园,因有青峰翠屏的衬托,便格外地娇柔,娇柔是美的。至于穷巷一角、小区一隅,或通衢两侧、或步道单边……只要有一两株樱花,便是“转角遇见爱”的美感,都是春天里不可或缺亦不可多得的风景。
http://s8/mw690/001zfFrEgy709Sk0yKH97&690
http://s16/mw690/001zfFrEgy709SkJpCv0f&690
http://s9/mw690/001zfFrEgy709SmhcKcb8&690
当我们看樱花的时候,也看到了流年,看到了岁月。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每见樱花,便会有一种“又是一年”的感怀。犹记去年花下语,恍若今朝天涯人。时光总是悄悄地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在忙碌,在奔波,在忡怔忧思,在慷慨悲歌……所以总是不觉得时间正流走、生命正消耗。而不经意间的蓦然回首,又都会惊觉“樱花又开”,会惊呼“过得好快!”
如果,你恰好是一个游子,如果你很久很久没有这么专心、专程来看樱花,你会看到十多年甚至更长的光阴回放。
昨天,在台菱桥头,老友问:湖边那绿色的大煤气包哪儿去了?我怔住了,竟不能作答——这是哪一年的事儿了?你还好意思说你是南京人吗?老友疑惑:这都是新栽的吧,不记得小时候有那么美的花儿。我笑了:它从小就叫樱洲好吗?!樱洲不就是樱花之洲吗?
小时候!小时候眼里、心里哪会有花儿?
男孩心目中只有姑娘,没有花儿;女孩被别人比作花儿、自觉比花儿还美,心目中也没有花儿。
于是回忆起“恰同学少年”的日子,甚至记得有一张用海鸥120拍摄的照片,标题真的可以做《花儿与少年》。
那些年,那些人。有的,惊艳了时光;有的,温柔了岁月。
http://s6/mw690/001zfFrEgy709SqZV6la5&690
http://s15/mw690/001zfFrEgy709StPDRk3e&690
http://s14/mw690/001zfFrEgy709SuDryJfd&690
当我们看樱花的时候,还看到了悲悯,感悟着生命的哲理。
樱花,论争春不如玉兰,论明艳不如桃李,论含羞妩媚不如海棠,论旁逸斜出不如迎春。可是,在这个百花盛开的春天,她就是那么独特、那么傲视群芳,就是那么受人追捧、招人欢喜。那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一式凄美,一种感动,一分情怀。
传说中,樱花是从喜马拉雅山脉被季风带到云南、又从华夏辗转而至东瀛。在那个国度,菊是皇室的象征,而樱则是其文化风土的象征,甚至被解读成一种文化层面的“物哀”美学。对此,本居宜长在其《源氏物语》注释书中有详尽的解说。
我从不觉得和服与樱花最般配。如是,则汉服、旗袍亦佳。但对东瀛诗文中屡屡写到的樱花雨之美,则高度认同。
银河是天上的樱花道,樱花是地上的流星雨。它潇潇洒洒,如泣如诉;远望万千云霓,走近如沐花霖。这是一种极不寻常的凋谢美。
最美时,恰恰是它最繁盛的时候。
它不是盛极而衰,而是一盛即衰,盛即是衰;盛是美,衰则是更美。
这就是樱花的诗性,甚或是魔性和妖性。但不论是什么,它偏偏能触动我们的人性。
物哀,其实就是真情流露。从樱花短促的盛衰,我们能触景生情,能在不知不觉中、有意无意地滋生出悲悯的情感,或多或少地感念些人生的哲理。
http://s11/mw690/001zfFrEgy709SFQGg2fa&690
看樱花的时候,我又一次迷失在缤纷绚烂而又虚无飘渺的春天里。
20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