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已经把作业逼到了末路 (零距离读报)
(2012-07-30 10:43:41)
标签:
暑假家庭作业网上代写作业杂谈 |
分类: 零距离读报 |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已经放假快一个月。“快乐的暑假”里他们快乐吗?也许不,因为很多年以来,孩子们的暑假几乎异化成了“在家上课”,别说那些补课和培训班了,就是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象小山一样在那里压着。老老实实做作业,是爬过这座山,那很累;现在有些孩子发现了一条捷径,可以偷偷摸摸地绕过这座山。这就是媒体报道的“网上代写作业”。据说,它非常火,在众多网站上都有交易存在。
网上代写作业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先说最表面的:说明有需求也有供给。学生数量庞大,假期作业量庞大,这在很多地方是不争的事实;假期作业不做不行、做了也没意思,这在很多学生、甚至是家长那里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共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以为,这是代写作业之所以风行的基本氛围。而借助几乎无所不达、也无所不能的互谅网,有人看到了契机或者是商机,通过一系列的人员组织和渠道为学生提供代写、并且通过这种几乎见不得光的方式牟利,这也不奇怪。那么,网络代写和找人代写这种互动一旦形成,就会把学校原有的封闭式作业系统撕开一个口子,试水的学生会尝到甜头,甜头会被悄悄地传播、放大,效法者会越来越多;而扩大了的需求也会导致组织者扩大服务范围、甚至是提高服务质量、发布更多的服务信息,反过来再次刺激需求,于是雪球越滚越大。当然,我这里说的“服务”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一种可能会触犯法律法规的东西。应该有行政和法律工作者对其做出定性和规矩。
风生于青萍之末。这股代写作业的“风”,似乎生于暑期作业这个“末”。然而且慢!对于学生们来说,做作业—无论是课堂的还是课后的—天经地义;对于老师们来说,布置假期作业也是天经地义。这两个天经地义加在一起,丝毫引不出“代写”的需求,有什么样的需求要去违背、去破坏天经地义呢?即便是有网络奸商的诱惑、充其量也只是让孩子们去偷尝一下不劳而获的禁果,然后浅尝辄止,又怎么会蔓延成风呢?所以一定是作业本身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导致作业和布置作业、完成作业都不再那么纯粹,换句话说,就是不再那么天经地义。
至于中小学生的作业包括暑假作业在内,是如何的庞杂、量大、繁琐、机械甚至变态,不要我多说,凡是家有学童的都很清楚,即便你尚未育有子女或孩子尚小没有读书,相信对此也不会陌生,因为现实生活里和网络上有大量的信息。我们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在应该教育的导向下,学生作业早已变异,其形态变得巨大,内容变得重复,方式变得僵化,过程变得漫长;一些学校的老师在布置作业尤其是假期作业时,盲目求新、求变、求异,竟然从网络上撷取那些竞赛的、高年级的、异地教师备课笔记的上的东西,甚至从网络游戏和脑筋急转弯中取题,以致“题不惊人死不休”。这样的作业从形态到内容都已经背离了它应有的路径和预期效果,成了戴在学生颈项上的枷锁。轻则被学生视为鸡肋,重则被他们视为仇敌。当作业变异为怪兽,就难怪孩子们要想方设法将其干掉了,于是“代写”便成了这场博弈游戏中最有效的武器。
所以,别怪那些找人代写作业的孩子们,他们其实没错,错的是我们的教育。当“代写”把作业逼上了末路,难道我们应该对偷偷摸摸绕过这座山的学生们下手么?既然有所谓的“麻辣老师”随心所欲地从网上宕作业,那孩子们怎么就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
所以,面对已经变异、变味、变态的暑假作业这座山,我们不该仅仅停留在讨论是老老实实爬山的孩子好、还是偷偷摸摸绕过去的孩子不好,眼下更应该做的是:推倒这座山,为学生们开辟新教育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