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假脊梁软了共和国 (零距离读报)

(2011-07-25 14:33:38)
标签:

共和国脊梁奖

倪萍

评奖

杂谈

分类: 零距离读报

 

近来频频爆出并引发万众围观的事件尽管有些还扑朔迷离、未见结局,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一场曝光撕开一个口子(一个行业、一个圈子、一个机构、一类活动等等),从而让公众透过这个被撕开的口子看到了它里面和背后那些混混乱、阴暗、甚至是污秽;而这都是善良的人们以往不曾看到、甚至不曾想到或不愿意想到的。由倪萍获奖受到质疑而引爆的对“共和国脊梁奖”的追问就是这样一个新近被撕开的口子,从这个口子里,人们看到了那些冠冕堂皇的大奖背后散布着铜臭的阴暗面。

据媒体报道,号称“共和国脊梁”(包括“中华脊梁”)的奖项其实就是几个民间团体弄出来的,参赛者需支付主办方各项费用高达9800元(一说3800元)。该项活动搭着“建党90周年”的顺风车大行其事。而当主办方被公众关注、被媒体追问时,有的闪烁其词语焉不详,有的则表示“活动文件是临时工伪造的”,当事人倪萍则非常委屈地表示自己没有花钱买奖,并声称要对伤害她的人保留起诉的权利。

说实话,我并不关心倪萍与李承鹏的争论、我也愿意相信倪萍本人没有去花那个冤枉钱就获得了“共和国脊梁”的称号,毕竟主办方需要这样的名人来增加影响力、号召力嘛!我关注的是:透过这个被撕开的口子,我们看到了多少表面上光鲜无比背后却乌七八糟的奖项在共和国的土地上招摇过市,在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会议经济”、“评奖经济”、“排行榜经济”后面,是怎么的利益链条?谁在获利?谁在受益?谁在受骗?

尽管“共和国脊梁奖”的主办者开始否认、但最后还是被迫说出“有参会费用”的事实。其实谁都知道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追问不过是要得到一个明证。由此看开去,在当下数不清的评奖和颁奖中——无论是行业的、机构的、团体的、媒体的,甚至是政府部门的——有几个是不要钱的呢?!参评要交费,花钱就可以获奖;你生产的食品里面细菌超标可你工厂办公室的墙上却赫然挂着食品安全信得过牌匾,那些倒塌的楼、断裂的桥、破碎的路,没准在建成时就挂过这个奖那个牌钱到奖自来嘛!可见、设奖、评奖、授奖已经成为一些部门、机构、组织的生财之道,而奖项的命名则越来越大越来越离谱,动辄挂出“全国”、“中华”、“华夏”、“顶尖”、“灵魂”、“脊梁”这样的一些唬人的名号,开会必在大会堂、设宴定是国宾席,外家星级酒店豪华旅游……最终都是一个字——“钱”。

评奖的主办方显然是直接获利者,而在“评奖经济”的链条上,也必然依附着一群受益者。对于有些个人或者集体来说,可能钱不是问题、而名声、荣耀、面子、包装却是很大的问题,所以花钱买奖的潜规则对他们就非常适用,他们就得以受益于这种买来的名誉和知名度;再从设奖、评奖、颁奖过程看,就需要动用专家学者、权威人士、领导干部、明星大腕等一干人等,无论评奖、主持、剪彩,恐怕都不会是白干,这又是受益的一众人物;在延伸开去,接待、餐饮、旅游、购物……多了去了!当然,获奖者本人的受益、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恐怕也不可小觑。

然后正因为奖可以花钱买来,而买来的奖就像买来的洋文凭一样可以欺世盗名,所以在评奖经济盛行的同时,一定有受骗的、受损的一方,有的是受蒙蔽受欺骗的组织,更多的则是普通民众和社会诚信。如果买来的脊梁多了,共和国将挺不起腰杆来。当然获奖者也有可能被利用、被蒙蔽而无意间充当了评奖主办者赚钱的工具,就像倪萍一样。可是我不妨也问一句:您知道一个人被形容为“共和国脊梁”意味着什么吗?这么大的一个称号您担当得起吗?如果您真的觉得“受不起、想退掉这个奖”的话,何不学着姜昆不去受奖不就没事儿嘛?!

郭美美撕开了红会的口子,胡丽天撕开了听证会的口子,达芬奇撕开了高档家具的口子……现在,“共和国脊梁”撕开了花钱买奖的口子:我们看到,无论它打着多么令人敬仰的名号,其实跟江湖艺人的街头杂耍没什么两样,都是“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

这里,根本没有什么脊梁,只有赚钱蒙人的伎俩,还有受到玷污的共和国名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