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愿学生享有绿色的学校生活

(2010-06-08 12:24:00)
标签:

高考

作文

绿色生活

学校教育

高考改革

教育

分类: 闲言碎语

  

 

    高考第一天过去了。作文题一如既往地成为大众津津乐道的热点。

    昨天上午,当我正站在人民中学考点门前,听走出考场的学生告诉我《绿色生活》这个题目时,我的第一反应和联想竟然是:什么时候,中国的亿万学子才可以享有一种绿色的学校生活。
  我知道,对于审题来说,这个念头跑偏了,而所谓“绿色的学校生活”似乎也语焉不详。按照这样的思路和定位,我是不可能写出好的高考作文的;但是作为观察高考、关注教育的老记,我还是愿意描摹一下我心目中的愿景。
  首先,所谓“学校生活”应该是学生生活之一部分;而所谓“绿色”,应该是平和的、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以这样的理念衡量当代中国的亿万学子、千万考生,明显是不吻合的。高考的指挥棒从高中一直延伸到小学、甚至已经影响到幼儿园和早期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被无数人奉为经典,原本应该是高中生甚至只能是高三生的“高考生活”已经变成了横贯学校教育的学校生活的主体,学校生活变成了为了高考而延续的生活;而孩子们,至少从小学开始就承载起分数、升学、考试的沉重压力。
  在这样的教育框架里,绿色--学习的快乐、自由的精神、创造的乐趣、丰富的课余--是一种奢侈;而灰色的厌学、黑色的补课、黄色(警戒色)的身心疾患和红色(危险色)的生命消逝成为常态的颜色。

    因为缺少教育的绿色,所以学生们学得痛苦;又因为缺少高考的多元,所以考生们考得悲壮。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为学生们构建绿色的高考。我们知道,没有一片绿叶与别的叶片完全一样,这启示我们构建多途径的考试、多元化的评价、多样化的录取,即让近千万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成绩等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同时,不同的高校也依据各自的专业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通过不同的途径而不是一场统考来选择适合本校培养的学生。那样的话,高考的独木桥将矗立成茂密的绿色森林。
  而当高考的多元化重新将“学校生活”归位于“学生生活之一部”而不是学习的全部、教育的全部,则现今被应试教育和高考压力挤占的空间和时间才可能被释放出来;在那种框架里的灰色、黑色和种种不和谐、不人本的色调才有可能被理性的绿色教育之源所浸润、所滋养,才能逐渐长出绿的草、绿的树,而全社会给予其持之以恒的关爱和培育,小草就会变成草原,幼苗就会长成佳木。
  我相信,那样的一片教育园地,就是学生们绿色的学校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