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陵老记
金陵老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06
  • 关注人气:3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高考改革:别让误导形成公害

(2009-01-08 14:07:11)
标签:

高考

江苏高考改革

09高考新规则

误导

理转文

公害

教育

分类: 评事街

    09高考新规则公布了,仍然是众说纷纭、几家欢乐几家愁。在那些“愁家”里,有一群人叫做“理转文”考生。
  这群人是在08高考后迅速做出换科决定的。据部分媒体报道,有的学校文理科比例经大批学生转轨后已经达到6:4甚至是7:3。同样据这些媒体报道,转轨的直接动因是“理科难”、尤其是看到08高考选报化学的不少人吃了“C”,所以趋利避害转向了历史或者地理,从而完成了“理转文”的嬗变。
  现在愁得是:当初认定的转科依据在调整后的高考新规则里不存在了。简言之,原先的主导因素中,利不是利而害将不害了。
  在这样一个涉及众多考生及其家长、学校的典型案例里,不难看出“误导”的可怕。
  08高考成绩公布之后直到录取结束,确实出现了一些人们意料到或意料外的现象。在信息不对称的时段里,这些现象很容易被人孤立的理解和误读。而虎视眈眈盯着08高考的考生、家长、中学、媒体纷纷从各自的理解和角度对这些现象做出研判和解读,并且不乏盲目地、从众性地、草率地修正自己的价值导向和行为选择--包括转科。
  其实转科这个“华丽转身”多半源自误导。这种误导包括最初的信息不完整不对称,包括对局部现象的误读误判,包括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对个别信号的放大,也包括中学在升学率导向下对学生的错误引导,还包括考生及其家长对传言的轻信和太过功利性的盲动。
  现在回顾08方案,从其孕育和出台,类似的误导经常出现。起初是普遍传说新方案将致文科吃亏、把不少考生分班时导向了理科,考完了又说理科亏了、于是学生们又理转文。09高考新规则公布当天,就有考生家长咨询孩子转文了能不能回头,而一部分考生则感觉被忽悠了,但究竟被谁忽悠了又说不清楚。
  实际上,如果各有关方面都理性、公开、透明,都能负责任地做出正确的研判和引导,就未必会形成误导的氛围;而当许多相关人群都在某种功利性价值观上形成利益链条时,误导的危害性无疑将被放大,乃至大到形成公害。
  所以,在每一个涉及公众利益、影响千家万户的重大事件面前,相关各方都有责任避免使误导成为公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