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峰为匣湖为玉(摄于新疆喀拉斯湖)
喀纳斯之美,美在一湖碧水。青山夹峙,抱湖如翠玉。登高览之,目眩而神迷,登舟探之,深幽而静谧。
题图在山顶观湖亭所摄。是游人拍摄湖景的一处传统位置。从山脚目测,此山大约有450米左右的高度,有石阶盘旋而上,山顶有亭翼然,是赏景胜地。我是骑马上去的,左手执缰,右手挥鞭,两腿一扣,那匹黄骠马就踏踏小跑起来。仰首环顾,竟油然而生豪气。
登顶后,落马凭栏,但见蓝天如洗,白云如絮。喀拉斯湖静若处子,无声地卧在群峰之间,犹如绒面宝匣之中的一块瑰玉。因为阳光照射和云团的投影,湖面上分分秒秒变幻着不同的色彩,或幽蓝、或粉翠、或暗绿、或亮青,竟如迷幻一般。
而这种迷幻又把我们从山顶引诱到湖面,由远观而至一亲芳泽。
游艇飞驰,螺旋桨在艇尾部裁出一片片水花。阳光下,那晶莹的水珠也是无色透明的,与别地的水并无二致,可是前望远方,依然如山顶所见,湖面上渐次演绎着色彩明暗的大戏。这不禁又让人感悟起朦胧和鲜明的美学差异,去回味“距离产生美”的真谛。
在山观水,近水赏山。不一会儿,游艇疾驶出30里之外,我们已然置身于群山环抱之中。此时,前后左右都是郁郁葱葱的山岭,山形各异,连绵不绝。远方的水面上,蒸腾起袅袅雾气,慢慢地升腾,汇聚成山间的云团,云团掠过湖面,让人想起徐志摩的诗句。
再一次感悟“山水”这个再寻常不过的词汇,竟然凝结着无穷的审美意蕴:水是山的灵气,山是水的风骨;水因山而柔媚,山因水而雄奇;水养育了山,山护卫了水;没有山的水也许只是一汪眼泪,而没有水的山最终将是一具白骨。
导游告知,喀拉斯湖最深处有180多米,地下还有溶洞暗流,一直通到境外。曾有人在此见过巨大的水怪。问他见过没有,答:没有。不是谁都有缘看见的。我们并没有奢望见到传说的水怪,但是与新疆、与喀拉斯的不解之缘,却让我们美美地享受了这场山水大餐。
这场大餐当然还包括进入喀拉斯景区这一路上的秀色:状若翼龙、摇首摆尾的浅水沙洲卧龙滩,曲线流畅、水若凝脂的森林仙女月亮湾;还有成片木屋的图瓦人村落,还有水草萋萋青山隐隐的黑龙滩。
月亮湾那神奇的“之”形湖面尤其让人惊艳。遗憾的是导游以“时间不够”为由,没能让我们下到山下的水边。于是,我们只能站在山顶浏览它的美色:在繁茂的原始森林中间,彷佛有仙人用拂尘随意挥洒了一个简单的汉字,又像上帝画了一个字母“S”,一股清泉便随之泻出。苍松古树随湖水之形环绕,千万重翠绿借着光线倾泻在湖面,竟然让流动的水看不出一丝流动,而像极了一块幽绿色的冻玉。真的是造物主的杰作吗?那一双神秘的大脚印究竟是谁留下的?他想用这一湾凝脂之水启示我们什么?
我没有答案。于是我在喀拉斯留下了白巴哈,留下了禾木,也就留下了再次亲近它的理由。
相关图片如下:

亲水观山(摄于新疆喀纳斯湖区)

天水之间(摄于新疆喀纳斯湖区)

龙游浅滩(摄于新疆喀拉斯卧龙滩)

青山绿水(摄于新疆喀纳斯湖区)

黑龙滩(摄于新疆喀拉斯)

云之升腾(摄于新疆喀纳斯湖区)

图瓦木屋(摄于新疆喀拉斯景区)

色彩魅惑(摄于新疆喀纳斯湖区)
流畅之美(摄于新疆喀拉斯月亮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