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丽江的第一个夜晚,不知是始料未及的寒冷还是这里过分的商业开发,竟让我陷入失望。我决定第二天闻鸡即起,再探古镇。
在一个人的大套间迷迷糊糊睡去,醒来时不到早晨6点。撩开窗帘望去,外面仍然漆黑一片。于是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等待晨曦。一会儿,窗外天际呈鱼肚白。熹微晨光中,我独自步出酒店。
古镇的清晨完全不同于它的夜晚。雨后的石径犹如刚刚打磨过的大理石,分外清洁。街上空无一人、两边门户紧闭,间或有一两只鸡犬穿过,显得非常静谧。沿街随意而行,相伴的是潺潺水流敲响的轻音乐和我走在青石板上的橐橐声。小巷弯曲勾连,不经意间就可以从转角看到一处风景。古老的民居高低错落,青瓦飞檐,有的院落的墙头兀自探出一丛不知名的紫色小花,显露着晚秋的生机。关闭的店门恰恰把那些商业化的物质锁在内里而展示出木质的沧桑痕迹,门上雕刻的花卉人物古拙而生动,似乎在无声地叙述者一个个古老的传奇。
http://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710/3562005028132042734.jpg
(古镇的街道)
http://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710/3562005028132401734.jpg
(转角处一家客栈的外墙面装饰)
行走在清晨的古镇街道上,最让我感叹的是它的水道。据说古镇之水来自玉龙雪山,清冽的雪融水沿山势而下流入古镇,从家家户户门前蜿蜒经过,是纳西人不可缺少的生命之源。因为是活水,故而常年清澈,其中草茂鱼肥。纳西人用水也十分卫生,民俗上游水饮用下游水汰物,从不往河里乱丢乱仍。古镇的水几乎无处不在,无论你行走在街道的哪边,几乎总是临水亲水,满目是水岸的绿柳、河间的木石板通道和古老的石桥和石阶,整个古镇几乎是枕在淙淙清流之上。即使看惯了江南水乡水镇,我依然陷入感动和痴迷。
http://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710/3562005028135623734.jpg
(临水的店铺)
http://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710/3562005028135807734.jpg
(幽静的水巷令人神往)
天色渐渐大亮。空寂的街道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店铺纷纷开门。从四方街右岸溯流向东北方向走去,尽头是世界文化遗址广场,两部大水车后面是一面巨大的东巴文化墙,墙上刻有像形的古老东巴文字。折回头复从左岸进入,走过宣科主持的纳西古乐演奏场,越四方街广场,穿石桥,拾级向上,直至古镇的制高点万古楼。登楼远眺,远处的雪山依然笼罩在云雾之中,眼前是古镇的砖瓦房屋顶,其基调是青紫色、且黑白分明;而在古镇建筑群的外面,一大片新建筑已经呈U字型环绕古镇,其基调则是水泥的灰白色。
http://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710/3562005028141957734.jpg
(万古楼远眺)
是日雨歇,但依然云山雾罩,寒意袭人。在镇上转了将近5个小时以后回到酒店,在旅游部预定了到22日玉龙雪山、23-24日香格里拉的行程,退房前往既定目标--束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