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是宝宝智慧的起源
当婴儿第一次伸出小手去触摸外界的物体时,正是他表现智慧、发展自我的开始,是令人惊叹和神圣的举动。我们应该为之高兴,给予赞美和支持。人的特征之一是自由,人能自由地运用他的手,这手不只是运动的手段,而是智慧的工具。手使心灵得到舒展,所以人是靠手占有环境的。
科学研究证明:手的活动与手指精细灵巧的动作,可以刺激大脑皮层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发展。手指的活动越多越精细,就越能刺激大脑皮质上的相应运动区的胜利激活,从而促进人的思维发展。
宝宝的智慧起源于最早的触摸,还在胎儿时期手就开始发挥它的作用,胎儿会借助吸吮拇指来感受触觉刺激,并以伸手、踢腿等反应来回应妈妈的问候。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手的作用也一天天增强。到了六七个月时,手的功能在抓抓、握握、触触、摸摸中提高了感知能力,尤其是触觉和运动觉机能得到了发展,其中还包括对冷暖、轻重、软硬以及痛觉能力的增强。宝宝在到处摸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感和探求欲,还得到了运动舒展的快感。九至十个月后,又有了许多明显的变化,他们精力充沛、能量增强、一刻不停。特别是一双小手,不再像过去那样安分守己了,总是动个不停,对见到的任何东西都要去触摸、把玩或乱抓。
给宝宝触摸的机会
都说心灵手巧,手的动作熟能生巧,在相当程度上促进宝宝智能的发展。对于婴儿来说,他们无法懂得怎样思维,只有先通过具体的身体动作。来促使思维发展,婴儿手的动作先于语言,手比语言更早反映他们的心灵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会对宝宝触摸外界物体的举动持反对态度,他们害怕这双小手伸向那些毫无价值的东西,总是会千方百计地阻挠。而且,还会不时地提醒宝宝,发出警告“别动!”、“不许碰”,可是父母没有意识到,在干预和阻止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极大的危险,影响着宝宝对未来智慧的拓展和人性的发展。
婴儿心理学认为婴儿对物体的操作,对齐今后的发展和理解未知世界,都有着头等重要的意义。所以,不仅不可以阻止,反而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宝宝多看、多听、多动、多抓、多握,接受丰富的动作刺激。
几乎每个做父母的都期盼自己的孩子从小聪明灵巧,那么,就要把握宝宝早期好动、好玩、好摸的关键期,让宝宝自由自在地在触摸中感受事物,增加脑细胞发育,奠定智慧发展的基础。
宝宝的触摸训练
对宝宝进行训练,发展他的动作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和赞扬宝宝。让宝宝有机会触摸不同的东西:摸摸硬的不锈钢勺子、锅盆;去抓握柔软的毛巾、毛绒玩具、衣物;接触冷水、温水、粗糙的刷子。促进宝宝的触觉和运动觉,提高他鉴别不同质地物体的能力。
训练要循序渐进,在宝宝不同的月龄,重视其不同的感觉能力。5--6个月可以用发声玩具逗引他抓握;7--8个月训练宝宝拍手、招手、撕纸等;9--10个月教宝宝自己拿饼干、摆弄积木。并且多鼓励他自己动手操作玩具,有利于提高手眼协调技能。
在积极引导的同时,不要忘记安全和卫生。因为在宝宝两手变得灵巧时,也是会把任何东西放进嘴里品尝的时候。因此周围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防止,意外发生,另外注意卫生,尽量不要去触碰对身体有害的东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