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赤壁》
(2008-07-12 08:46:57)
标签:
赤壁三国演义娱乐 |
分类: 真彩世界 |
说来你们也许不信,游虾小时候看的第一本书就是《三国演义》,那个时候游虾甚至仅仅只有小学三年级!!
三国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无比的亲切感,那个浪花淘尽英雄的年代让很多中国人向往。
所以《赤壁》一上映,游虾便迫不及待的走进了电影院,看完之后有话要说。
看到很多人质疑《赤壁》不符合“历史”,游虾认为,作为一部商业大片,加入导演对历史的自己的认知和能够丰富剧情的情节无可厚非,而譬如擅长书法的张飞倒是真正的历史上有证明的事情。
很多人口中的“三国历史”我想是来源于《三国演义》吧,可是既然是“演义”,那么罗贯中自然也是戏说了历史的,譬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张飞,在历史上他可能根本就不是那个豹眼环须的莽汉,甚至很可能是一个白面书生的模样——形象倒像是我们熟知的赵云。其实很多《三国演义》里的故事,也并不是历史,所以一味把演义当作历史也是不对的。
在《赤壁》里,有些情节其实是为了用来塑造人物的,周瑜判牛,孔明接生,这些跟历史毫无关系,历史也不可能如此详细的记载这些事情,所以需要编剧和导演自行添加以丰富人物。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大的方面《赤壁》仍然是追随着《三国演义》的路线的。
说到这儿,游虾要说的是,其实《赤壁》本来就不打算只放给中国人看,在世界各地都会上映,我们不是一直说要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吗?若是一味的以中国人的认知观来拍摄电影,那么老外怎么能买你的帐呢?所以在《赤壁》中我看到了很多“美国”化的东西,譬如大家认为引发了“笑场”的台词,譬如曹操竟然是为了一个女人发动的战争等等。
我们看过很多美国大片,无论是史诗大片还是科幻大片无论是正剧还是喜剧,其电影中一定会有大量的幽默,甚至在美国大片中常常出现一个专门用来搞笑的角色,这是老外对电影即是娱乐的心态使然,反观国内,一味注重台词的深度和所谓的潜台词,却不在娱乐性上下功夫,国人尚且好说,对老外来说这电影势必枯燥无味。
吴宇森导演在好莱坞浸淫数载,深得美式电影的精髓,所以大胆的在历史题材的《赤壁》中引入大量的美式电影的桥段,游虾相信当该片被翻译成英语之后一定会让老外很容易看懂和接受。
国内的历史电影除了娱乐之外往往还肩负着“传播历史观”的重任,凡是都要想着别误导了小孩子之类,所以总是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天天喊着要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的专家们却只是把眼光聚集在国内而不是放眼世界,造成近几年国内的所谓大片在国外接连惨败,老外看电影,要的就是痛快,要的就是娱乐和刺激,你如果还是想像“教育”国内观众一样的去“教育”老外,那我们中国的文化就很难通过电影传向全世界。
这点,看看当年的邵氏电影在好莱坞的影响就可以清楚的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