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电脑技术 |
游虾自己就是用的卡巴,也的确遇到过一些不是病毒的“病毒”警报。那么,这些警报真的是“误报”么?
众所周知,卡巴从6.0开始增加了一个叫做“主动防御”的模块,主要是对一些危险行为进行拦截和报警。【如图】
可以看到,这里面有不少的选项是针对一些非常规的软件运行模式。那么,什么叫做“非常规的软件运行模式”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
正在运行的程序是CoralQQ.exe,这是珊瑚虫外挂的主程序,他的运行特点就是将自身注入QQ的进程中,以达到随QQ运行的效果。卡巴之所以报警,原因就在于这种运行模式也常常被某些病毒木马所利用,设想一下,如果有一个病毒使用和珊瑚虫一样的运行方式,也将自身注入QQ进程中,那么要盗取你的QQ密码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现在的QQPhonehelp.dll上。
QQPhonehelp.dll是腾讯QQ的组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不明,但经某些高人解密分析之后确认有后台自动下载某些组件的嫌疑(文章来源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6908.htm),不仅仅是卡巴,AVG
Anti-Spyware也进行了报警。【如图】
因为这种行为也是某些木马所常用的,属于危险行为。
再看一个例子,【如图】
这次被报的软件是tuotu.exe。游虾使用的是脱兔3beta版,内嵌了浏览器。当使用软件自带的搜索框输入关键字查找资源的时候,卡巴即会报警,显示的详细信息是
报告的特征是脱兔使用了应用程序向一个网址发起了数据传输,具有后台传输隐私(比如帐号密码)的特征,数据一栏“KEY=”后面的数据是我输入的关键词“卡巴斯基”。这也是盗号木马常常使用的方式,构成了危险行为。
与之类似的是,某些软件的升级器也被卡巴报毒,典型的例子便是瑞星卡卡。作为一款浏览器保护插件,瑞星卡卡使用了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某些措施近似病毒常用的自保方式,加之瑞星卡卡有后台自动升级的行为,属于危险行为,所以卡巴也会报毒。
综上所述,卡巴之所以会报警,并不是在病毒库里将以上种种软件视为病毒,而是这些软件的某些行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举个例子,如果我只是到集市买菜刀,但提刀闯进了闹市区,尽管我主观上没有伤害别人的行为,但一样会被警察视为危险行为而给予警告。
卡巴的主动防御特点便是在软件执行危险行为时给予拦截并报警,对未知病毒有着非常好的防御效果,但副作用便是报警相对比较频繁,令一些初级用户难以判断,从而造成误报的假象。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卡巴对主动防御的不断完善(但面对每天新生的无数大小软件,兼容难度不小),同时软件开发作者尽量规范程序的编写,使用者也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
本文不是为卡巴辩护,本人也不是卡巴的枪手,一切仅凭事实说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