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锡器收藏——近年藏玩的部分锡器(之一)

(2015-03-01 15:13:55)
标签:

收藏

分类: 个人收藏
  

   做为一个收藏的品类,锡器承载了中国悠久深厚的历史和文化。锡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锡质地柔软,熔点低,便于制作成各种形状,而且气密性非常好,化学性稳定,无毒。正因为锡器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和我们的市井生活息息相关,锡器承载的人文信息远远超越了青铜器。

   虽然锡器出现的年代很早,考古证据证明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锡器一直到宋代才开始在民间普及。明代的锡器有了突破性发展,明代锡器的造型多仿青铜器和高古瓷器,之后,不少锡器还仿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的样式,很多文人参与到锡器的制作当中,把锡器的日常功用提升到把玩欣赏的文人雅玩的境界。据记载,名家做出来的锡器价格不在商周青铜器之下。到了清代发展变化更多,比如早期制锡名家沈存周,清中期做紫砂壶出名的杨彭年、朱石梅、陈洪绶,都参与过锡包壶的制作,不仅仅是锡和紫砂,还有和玉石、木头、竹子、瓷器一起配比,做成各种各样包锡的器皿。而且很多文人在上面题诗、作画、刻印,把字画上的艺术移植到锡器上,让它的艺术价值得到很大提升,不管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甚至皇家贵族,都把锡器列为案上雅玩,清晚期是锡器发展高峰。特别是紫砂和锡的结合,别具特色。紫砂壶本是文人雅士非常追求的器皿,紫砂器透气性好,用来泡茶非常的纯,后他们发现给壶包上锡后可以题诗作画,别有一番风味,于是锡包壶风靡一时,代表了当时文化流行趋势,它的工艺远比做紫砂复杂,先做紫砂胎,然后包锡,然后镶上玉,还要题诗刻画。上面所提诗词和所做的画作,有些是感恩、有些是励志、有些是怀旧,起到了教化人的作用。

    个人近年收藏了部分锡器,仅仅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已,离成系列的、年份有序的、门类功用区分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距离,只能寄望在以后的时间里不断的充实完善。

http://s4/mw690/001zfj2Ggy6QmdgRzzR73&690

http://s12/mw690/001zfj2Ggy6QmdgTTLR9b&690

http://s12/mw690/001zfj2Ggy6QmdgVWMXdb&690
这种四方锡盘的用途暂时无从知晓,可能属于文房一类的锡器,旁边呈卷书状,并饰以琴棋书画等纹样。
http://s14/mw690/001zfj2Ggy6QmdgYRzf5d&690
锡果盘,镶料器,三弯腿虎足。
http://s6/mw690/001zfj2Ggy6Qmdh13U185&690

http://s10/mw690/001zfj2Ggy6Qmdh3m2Jd9&690
锡茶托,是用作瓷器盖杯的专用茶盏托,一般是三付成套,在福州地区比较常见。造型样式大同小异,是根据茶杯的大小量身定制的。
http://s6/mw690/001zfj2Ggy6Qmdh5pB325&690

http://s6/mw690/001zfj2Ggy6Qmdh86QR95&690
锡暖壶,常见的暖壶都是呈扁鼓形,唯独这个暖壶呈锥形,平底,这样的好处是放置平稳。
http://s10/mw690/001zfj2Ggy6QmdhaaX719&690

http://s10/mw690/001zfj2Ggy6QmdhcsaZa9&690

http://s1/mw690/001zfj2Ggy6QmdhewQ8a0&690
锡温酒壶 除了壶底是铜的,其它都是锡制。铜壶底可以直接放在火上加热,而不用担心锡会熔化。
http://s15/mw690/001zfj2Ggy6QmdhgWn4ee&690

 http://s2/mw690/001zfj2Ggy6QmdlNO7L51&690

镶玻璃镜的花口锡盘,据说是用来悬挂用的。

http://s7/mw690/001zfj2Ggy6QmdlStXo56&690

http://s13/mw690/001zfj2Ggy6QmdlY0d67c&690

http://s7/mw690/001zfj2Ggy6Qmdm3w2O56&690
清 锡豆 ,做工素雅规整,边角都包铜边,显得很精致。个人并不喜欢以繁杂的纹饰堆砌的锡器,特别是一些以模具制作出来的纹饰,显得生硬,这种简洁明了的器形,条块的变化,以足够让我们品味一番了。
http://s5/mw690/001zfj2Ggy6QmdmaquEc4&690

http://s16/mw690/001zfj2Ggy6QmdmeQj53f&690

http://s11/mw690/001zfj2Ggy6QmdmlWxs9a&690
这个锡盒的看点是它的金钱孔,它的用途,有的认为是香熏,有的认为是皂盒。
http://s2/mw690/001zfj2Ggy6Qmdmpbqh01&690



http://s15/mw690/001zfj2Ggy6Qmdmtyp0ee&690
锡果盘,外形是肥硕的鱼,年年有鱼吧。

http://s14/mw690/001zfj2Ggy6QmdmBO8Jfd&690

http://s3/mw690/001zfj2Ggy6QmdmE4pQ52&690
这个烛台的年份较高,器形厚重,纹饰古朴,三个卷云纹足,岿然而立,和常见的锡烛台多有不同。

http://s12/mw690/001zfj2Ggy6QmdwGwAzeb&690

http://s8/mw690/001zfj2Ggy6QmdwIUWb77&690

http://s2/mw690/001zfj2Ggy6QmdwKX8B71&690

http://s1/mw690/001zfj2Ggy6QmdwNm9y00&690

http://s8/mw690/001zfj2Ggy6QmdwPkp1a7&690

螃蟹在福建和广东人看来,有八方来财之意,具十足,所以又有十全十美的含义。这个蟹无论器形生动写实,包浆熟美,在同类器中也算精品了。
http://s7/mw690/001zfj2Ggy6QmdwRE4Cf6&690

http://s7/mw690/001zfj2Ggy6QmdwTKxof6&690
另一个,福到眼前了。

http://s8/mw690/001zfj2Ggy6QmdwW24717&690

http://s12/mw690/001zfj2Ggy6Qmdx3cbVeb&690

http://s13/mw690/001zfj2Ggy6Qmdx5vly7c&690
瓜叶形锡果盘,也是锡供盘,取瓜瓞连绵之意。

http://s11/mw690/001zfj2Ggy6Qmdx7cr87a&690

http://s15/mw690/001zfj2Ggy6Qmdx9eICae&690

http://s3/mw690/001zfj2Ggy6QmdxbhPI62&690
锡盖罐,一般认为只有质地精良的锡器,才会有这种皮壳,这种锡银白中略呈淡淡的浅黄色,那种光润细腻的质感难以言表。
http://s5/mw690/001zfj2Ggy6QmdxdFgE34&690

http://s8/mw690/001zfj2Ggy6Qmdxgq0fe7&690

http://s16/mw690/001zfj2Ggy6QmdxiFnFbf&690
这件是刚才第一件的简化版吧?
http://s9/mw690/001zfj2Ggy6QmdxlgEw58&690

http://s10/mw690/001zfj2Ggy6QmdxnvnP79&690
带玻璃罩的锡烛台,这种器形,可能是福州地区所独有,而在其它地方未见有同类器。在福建一带,所见的还有相似形状的,是以楠木或其它木质制作的。
http://s6/mw690/001zfj2Ggy6QmdxpyIJ85&690

http://s12/mw690/001zfj2Ggy6QmdxrslZdb&690

http://s5/mw690/001zfj2Ggy6QmdBMgK014&690
清 锡香炉 香炉一般是铜质,或瓷质,锡的绝对少见。此炉用料厚实,包浆一流,可为文房案头之雅玩。
http://s16/mw690/001zfj2Ggy6QmdBOp0X3f&690

便携式锡墨盒

http://s12/mw690/001zfj2Ggy6QmdBSLBV6b&690

http://s12/mw690/001zfj2Ggy6QmdBV45Jdb&690
这种器形的锡制香炉,则较多见,民俗的意趣浓厚,少了那种温厚敦实。

http://s16/mw690/001zfj2Ggy6QmdC1B2D6f&690

http://s11/mw690/001zfj2Ggy6QmdBZ5yyba&690

http://s7/mw690/001zfj2Ggy6QmdC3UYSc6&690
抽拉式锡盖盒 锡粉盒 上面装饰的蝴蝶,也是一亮点,古人多以翻飞的蝴蝶,象征喜悦的心情。
http://s12/mw690/001zfj2Ggy6QmdC5X5x5b&690

http://s11/mw690/001zfj2Ggy6QmdC8jSG8a&690
锡弥勒佛 锡制人物也是比较少见的,人物开脸颇具稚拙的古趣,虽有小磕,也属难能可贵了。
http://s4/mw690/001zfj2Ggy6QmdCcEDx13&690

http://s5/mw690/001zfj2Ggy6QmdCgZIE84&690
锡镶料花瓶座 同类的见过不少,器形大同小异,但此对做工还算精致,成对难得,年份一般多在清晚民国时期。

http://s15/mw690/001zfj2Ggy6QmdCjcOW2e&690

http://s12/mw690/001zfj2Ggy6QmdCpSFt5b&690

http://s14/mw690/001zfj2Ggy6QmdCs23H4d&690
文房类的锡器 锡水注,老鼠偷瓜,很有熟悉的感觉。对了,齐白石先生的画作中,常有此类题材吧?他的许多作品,都有这种充满生活情趣的意味,看来民间艺术对齐大师的影响,都渗到骨子里头了。
http://s7/mw690/001zfj2Ggy6QmdIeDmC46&690
还是一个花瓶托,单只。
http://s5/mw690/001zfj2Ggy6QmdIj52sb4&690

http://s12/mw690/001zfj2Ggy6QmdIlXNFeb&690

http://s10/mw690/001zfj2Ggy6QmdIo6kV09&690

http://s1/mw690/001zfj2Ggy6QmdIpPc490&690

这个瓜果形的盖盒,精作精良,上面的瓜叶,用了一种镀银的工艺,少见。瓜瓞连绵,子孙兴旺,反映的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承观念。

http://s7/mw690/001zfj2Ggy6QmdIzvdI56&690

http://s16/mw690/001zfj2Ggy6QmdIIJErbf&690

http://s5/mw690/001zfj2Ggy6QmdIPzwM84&690

http://s16/mw690/001zfj2Ggy6QmdNuuhpaf&690

http://s6/mw690/001zfj2Ggy6QmdNwWUd75&690

http://s11/mw690/001zfj2Ggy6QmdNzR7s7a&690

底款是”旗汛口振新号“,旗汛口是福州人很熟悉的一个地名,此地名和清初八旗兵驻扎福州的历史有关,具体的源由可查阅有关资料。此地名也沿用至今,最近锡茶叶罐在市场上颇为抢手,所以许多日本制作的茶罐,源源不断地流往中国大陆。其中一部分是当时由中国流至日本,但大多数是日本锡匠制作的。
http://s9/mw690/001zfj2Ggy6QmdNCbUIa8&690

http://s11/mw690/001zfj2Ggy6QmdNEgD86a&690

http://s11/mw690/001zfj2Ggy6QmdNGdt0da&690

http://s4/mw690/001zfj2Ggy6QmdNIO9ta3&690

http://s3/mw690/001zfj2Ggy6QmdNKYaS12&690

http://s14/mw690/001zfj2Ggy6QmdNMLcF3d&690

http://s7/mw690/001zfj2Ggy6QmdNODIOd6&690



http://s10/mw690/001zfj2Ggy6QmdNT1nHf9&690
http://s9/mw690/001zfj2Ggy6QmdQpLLy98&690

http://s14/mw690/001zfj2Ggy6QmdQs4wJ3d&690

http://s7/mw690/001zfj2Ggy6QmdQu6LId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