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童谣大兔子病了
(2015-05-09 14:32:55)
标签:
娱乐文化情感收藏杂谈 |
分类: 妙文转载 |
推理一:
随着思绪的跳跃,与或非的逻辑推理,一个惊人的真相慢慢浮出了水面。
大兔子病了,二兔子瞧,三兔子买药,四兔子熬。
人的一生无非生老病死,这个过程不知在多少人身上循环了多少次。今天你是买药的,明天你也许就是垂死在床上的。任何人都不再惊奇,不再感慨。生命的来去,就像一抹浮云,谁也抓不住。
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
人们对死亡已经司空见惯。人们已经忘记了悲痛,而变得麻木而迟钝。只是机械的作着以前做过无数次的动作。当把亲人埋掉的时候,心里就像在说:出门啦?路上小心点,早点回来哦。
当九兔子忽然哭起来时,十兔子甚至表示惊讶。只有九兔子还有一点点清醒,他意识到,离去的兄弟再也不会回来了。但也只有他一个人还清醒。整个儿歌透出一种悲痛欲绝,进而出离悲痛的情感。如果是一个成年人在朗诵这首儿歌,那他的脸上肯定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两道早已干涸的泪水,眼中再也没有任何灵动的神采。只有小孩子,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可以欢快的朗诵它。
当伤感的,生离死别的故事,从小孩子口中以欢快的口吻说出来的时候,人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对死亡司空见惯的年代。从而警戒人们活着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告戒人们珍惜生命。
有人说这是这个问题的正解,比较凄凉,比较有教育意义,这个故事的点击率和转帖率都非常的高,为什么?因为有些人误解了这个故事的意义,把它当成了一个耍人的游戏。这是多么的可悲,这正应了这首童谣的另外一层含义,一个无知的孩童,在不知道童谣真正含义的情况下,无数次笑着颂唱这首悲歌,而懂事的听者却落下了热泪。
这首儿歌中隐藏着一场血淋淋的纷争,这是一件密谋杀人事件。
1.首先,把人暗喻成动物是常用的一种手法。人是有阶级的,兔子也是有阶级的,大兔子病了,要治它的病,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牺牲一只兔子做药引。
2。病的是大兔子,五兔子却突然死了,显然是被做成了药引。
3。“买药”其实是黑话,因为实际上只需要一些简单的草药,主要是药引,所以这个“买药”指的是去杀掉做药引的兔子,三兔子是一个杀手。
4。做药引的为什么是五兔?因为哪只兔子适合做药引是由医生决定的,二兔子就是医生。
5。可以推出,二兔子借刀杀兔搞死了五兔子,他们之间有什么过解呢?可能是情杀,因为一只母兔。
6。谁是母兔呢?想一下,女人爱哭的天性,所以九兔是母兔,九兔也知道了真相,所以才哭,因为她爱的是五兔。
7。“六兔子抬”明显是病句,一只兔子怎么抬?他显然是被抬,因为他死了,所以才会被抬。抬他的两只兔子随后一个挖坑,一个埋尸。没错,抬他来的就是七八两只兔子。
8。六兔子是被七八两只兔子杀的吗?不是,他是被杀手三兔子杀死的。三兔子本来不想杀他,五兔子和六兔子关系非常好,当时他们正好在一起,并联手抵抗,所以三兔子才把他们一起杀了。
会发现,每相临的两只兔子关系都是微妙的。1-2 大兔子像皇上,二兔子就是他身边进谗言的小人。3-4三兔子是杀手,四兔子药师,他俩都是助纣为虐型的人。5-6一对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吟诗做对,不惧怕恶势力,五兔很有才华,所以被九兔所爱又被二兔嫉妒,物以类聚,六兔也很有才,可惜都属于文人,两个人的武力加一起也没打过三兔。7-8也是一对好朋友,但属于随风倒型的,为了保住命,什么事都肯做,本质不算坏,但经常被坏人指始做坏事。9-10在女人哭的时候,身边一定会有爱她的男人,而她的哭泣一定是为了她爱的男人。可惜,爱她的兔子和她爱的兔子不是一只兔子。很明显了吧,十兔暗恋九兔,关心她,看到她哭,他当然要去问原因。
9。最后一点分析了,也许是多余。事情是这样的,三兔和五六两兔打斗过程中,引来了七八两兔。当五六被杀死后,三兔已没有力气,况且七八平时都很听话,不会告密的。所以三兔就放过了七八两兔,并让他们把六兔抬走,埋了。七八一看,命保住了,反正事情也发生了,无法挽回,只好照办理。
补充:回看第5条,情杀不是随便猜出来的,观全局,二兔位高权重,但即便这样,也有他得不到的东西,那就是真爱。所以他杀五兔的原因很可能是这个,而且五兔正直,应该平时就经常与他作对,所以才起了杀心。其实五兔死的非常惨,因为二兔疯狂妒忌他,所以不想让他成为一个正常的男人。再说皇上吃了药师的药,荒淫无度,哪里最虚弱大家应该都知道吧,所谓吃什么补什么,其实五兔被做成药引的部位应该是……
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必然要有因果关系,这个故事有了果(即情杀,下面再谈),但没有因,所以显得不完整,就是大兔子为什么病了?无缘无故的病了便引发了以下的血案么?显然不是。
从一个严密的逻辑上来看,这个故事中所有人物的出现都是有联系的,且每一个按序列排下来的兔子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和动机,比如大兔和二兔、二兔和三兔、三兔和四兔,但有没有觉得,十兔子的出现好象在这个逻辑中显得微不足道,即没有十兔子这个故事也能顺理成章的结束,因此十兔子在这个逻辑中的动机显得苍白。
根据以上的推断,我们都忽视了这个故事的重点,就是十兔子,他为什么出现在这个故事中?难道仅仅为了引出九兔子的一句话么?错了,这是一个有预谋的凶杀案,而且,十兔子就是这个案件的主谋,而不是二兔子,其他所有的兔子都是在他全盘计划中的一枚棋子,案发过程大致如下:
(1)十兔子喜欢九兔子,但九兔子不喜欢他
(2)五兔子和九兔子互相喜欢
(3)十兔子妒忌
(4)十兔子是大兔子身边最亲信的人,并且对其他兔子之间的关系了如指掌,也就是说,他很清楚大兔子如果病了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事,比如十兔子就像是熬拜,大兔子是康熙。
(5)五兔子也是朝中权贵,十兔子没办法随便处置他。
(6)所以十兔子就让大兔子病了,接下来的一切就像上文说的那样发生了。
所以,贯穿整个这个故事的主线就是十兔子,他是这个故事的结尾也是这个故事的主因,这样这个逻辑才显得天衣无缝,故事的名字就是:借刀杀人!
推理三
你看:
病了---瞧
买药---熬
死了---抬
挖坑---埋
推理四
其实这应该是记录着兔族历史上的一次大瘟疫的传染病
灾难是从大兔子开始的,大兔子病了——>导致了二兔子也去看病——>三兔子也得买药吃——>四兔子也得了病在家苦熬——>五兔子终于熬不住病死了——>六兔子也病死了被抬走——>七兔子挖坑其实是深知自己不久于兔世为自己准备的(我们人类也有这种风俗)——>八兔子埋了(这不用说了吧)——九兔子坐在地上哭泣(族里的兔都死得差不多了,自己也身染重病能不伤心吗?)——>十兔子是代表族中从外归来而不知情的兔子(每个群体都有这么一部分人)所以就问啊“咋哭得那么厉害捏?”——>九兔子就说了“五(通:吾)们兔族将一去不复还了!”
真是一片千里无鸡鸣、死兔露于野的悲惨景象啊!
死者十之八九啊(十只兔子死了七只还有两只也快死了)
推理五:
大兔子病了,大兔子生病了,这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二兔子瞧,这里可以理解为两只兔子来瞧,就是二兔子和三兔子,应该是大兔子手下的亲信兼干将吧
三兔子买药,二兔三兔看完大兔子,认为生病该吃药,于是三兔子就负责去买药
四兔子熬,三兔子的药方终于出来了,要用四只兔子来熬,所以叫四兔子熬,同样四兔子也成为第一个被熬的,这是第一个被害者
五兔子死了, 于是五兔子死了,第二个被害者
六兔子抬,六兔子抬可以理解为被抬,也死了,第三个被害者,这也可以解释之前的关于“抬”字的疑点:抬这个动作需两个以上的人才可完成,单一个六兔子如何作到?因为他是被抬的.....
七兔子挖坑,七兔子为了免于一死,赶忙去挖坑,在二兔三兔面前博取好感,不如说是信任度吧
八兔子埋,同样八兔子也为免一死,赶忙去埋死去的三只兔子。为苟且偷生甘愿当其爪牙
九兔子坐在地上哭泣来,这里的关键在于为什么九兔子要哭,因为药需要四只兔子,下一个死的就是他,所以九兔子哭起来,这也可以解释了之前的猜想:九兔子是知道内幕的
十兔子问它为什么哭? 十兔子不知道情况,于是问九兔子
九兔子说,五兔子一去不回来!为什么五兔子一去不回来,这里五的意思是五只兔子,但明明只需要四只兔子啊?原因在于七兔子、八兔子为免一死一个跑去挖坑,一个跑去埋,药还需要一只兔子,下一个死的就是我,我没办法逃了,如果逃了死的就是你。即便我们四只兔子死了做了药,大兔子还是一样会病死,全是二兔和三兔的阴谋,一共要死五只兔子,所以我们五只兔子一去不回来。
推理六:
诡异~死去兔子的自白:
这个童谣的诡异之处不在其内容,而在每一句的字数,每一句的字数是5 4 5 4 5 4 5 4 10 9 4 8
按数字音译就是:
我死我死我死我死 死就死吧
把整个童谣每行字居中,就是一个墓碑的形状,整个童谣氛围反应出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的无奈和悲凉。
_____大兔子病了,_____
______二兔子瞧,______
_____三兔子买药,_____
______四兔子熬,______
_____五兔子死了,_____
______六兔子抬,______
_____七兔子挖坑,_____
______八兔子埋,______
九兔子坐在地上哭泣来,
__兔子问他为什么哭?__
______九兔子说,______
__五兔子一去不回来!__
推理七:
大病了
儿瞧
想买药
死熬(死了才熬or熬药的时候死掉了)
我死了
驴抬
去(妻)挖坑
不(爸)埋
就(舅)坐在地上哭起来
试问她(他)为什么哭
就(舅)说
我一去不回来
谜语的诡异处在死人的口吻写出,也就是这个谜语是死掉后的人写的,再看谜语的意境,此人生世似乎十分悲惨,按以上搭配,想象力丰富点甚至可以推测舅舅和死者妻子有奸情(根据另外个版本这个推测有力点,由于谜语容易被孩子传唱,在加上封建保守思想,可能被人为该成现在的版本),所有解释在加上”我死我死我死,死就死吧”的无奈,不仅让人悲哀。
能看到这里算你厉害,
后面还有一句:
“高高的抬,深深的埋,别让大兔子爬出来”
给大家看看原版的故事吧,本来不是兔子,是虾子。
司马子鉴从几个小孩那里得知,这里距离一个叫槐树村的村子不远。他决定和杨乐乐去村子里看看,希望找到一些有趣的东西。见有客人要去村里,几个小孩叫喊着往村里跑去。
司马子鉴打开电脑搜索,发现其他地方并没有关于这首童谣的记载。这首童谣像是从天上掉到槐树村来的!
在村主任家吃过晚饭,村主任安排司马子鉴和杨乐乐在两间空房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