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可不知道的36个关键词》这本书从孩子上幼儿园到小学直至高中毕业的家庭教育全过程中,梳理出最重要的36个关键词。围绕“关键词”设立的“关键词辨析”“关键处点拨”“关键的关键”三个栏目层层深入,面面俱到,指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这本书很值得我们去看,去研究,这36个关键词,不仅做家长的要知道,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知道。
书中谈到的36个关键词之二就是“好奇心”。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我们都知道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这么做的,“更多的家长是左手挑逗孩子的好奇心,右手却又亲手扼杀这株嫩苗,使得孩子无所适从。”“不要说‘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在孩子眼里,家长无所不能,所以不能“不能”。孩子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会像自攻螺丝一样,自动探索一切知识宝藏。如果“自攻螺丝”变成了“水泥钢钉”,得用力猛敲才能进入,学习效果大相径庭。”书中的作者先为我们为分析了保护孩子好奇心的重要性,接着他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小时候父母保护并且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使得他们成才的事例。
我选两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说一说。首先他讲到的是爱迪生小时候,他说:
“爱迪生刚上小学时,好奇心特别强,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爱迪生看到气球充满气后能上天,就找来一些发酵粉,让一些希望上天的同学吃,结果这些同学肚子疼得在地上打滚。校长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开除了这个“捣蛋鬼”。
爱迪生被学校开除后,幸亏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他的母亲当面对校长说:‘你们不了解我的孩子,他非常聪明,他不是在捣乱,而是好奇。你们不懂得教育,我亲自来教他。’”
一般的家长或是老师,往往并不能正确认识孩子的好奇心,不是怀疑好奇心强的孩子有“神经病”,就是认为他们在调皮捣蛋,对他们横加干涉。而爱迪生的母亲亲自给他上课,时时处处培养并满足他的好奇心,鼓励他进行各种实验,这才有了后人所看到的大科学家爱迪生。这个故事或许大家都已听说,但是再一次聆听,却又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他又讲到了“秦文君小时候是个调皮女孩。她家附近有一个大院,院子里草木葱茏、四季飘香,秦文君经常在那里玩,并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心里挂念着那些花花草草,所以常常逃学,想把它们弄个究竟。
秦文君的父母都是文学爱好者,知书达理。听到老师告状说秦文君逃学后,他们知道,这是因为孩子好奇心强,无论如何不能打击孩子的好奇心。所以,父亲既没有骂她,更没有打她,而是心平气和地对她说:‘文君啊,你实在不愿意上学就别去了。但是如果你想去上学,就不能随便逃课。你自己要想清楚,爸爸妈妈不强迫你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
父母的‘好说话’,让秦文君觉得还是呆在家里好玩,于是一连逃了几天学,过足了一把逃学瘾。她整天在院子里流连忘返,探究花为什么这样红、草为什么这样绿,三五天后觉得孤单了,只好又重新回到学校。
正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使得秦文君对各种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她在小学4年级时写了一篇题为《下雪》的作文,令新来的班主任赞赏不已。当老师了解到这篇作文确实是她写的时,便把它推荐到少年宫去展览,同时把阅览室的钥匙也交给她保管,这又大大方便了秦文君的阅读。
秦文君如果没有对探求事物的强烈好奇心,也许就成不了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在,秦文君每一部作品完成后,第一作者必定是她的母亲。”
综观以上两个例子,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不但要正确认识孩子的好奇心,更要善于发现,细心呵护,充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作为家长可以鼓励他们与年龄比自己大三五岁的孩子在一起玩,这样既能学到东西,又能释放过剩精力。好奇心强的孩子往往较早懂事、有主见,所以家长与他们谈话并不容易,要特别有耐心,尤其要维护他们的独立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