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先贤黄次咸
《黄次咸事迹点滴》文稿
《黄次咸事迹点滴》文稿
3月2日,黄相民先生给我发来微信,标题是: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首次征集到黄次咸遗物。内容称:去年9月,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派专人赴京,前往黄次咸之子黄相民家中洽谈文物征集工作。最终,黄相民和大哥黄相宁、姐姐黄相云、二哥黄相国、妹妹黄相霓共同捐出多件黄次咸遗物和相关资料。“其中,黄次咸自用1950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手册、1951年5月华北人民革命大学肄业证明、董必武及吴玉章为黄次咸题词(复印件)等遗物非常珍贵。
黄次咸,名黄熙祖(1890年9月17日~1952年6月2日),四川省荣昌县(现重庆市荣昌区)人,曾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四川分会总干事、重庆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重庆市临时参议会候补委员、民建重庆分会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民主建国会全国会务推进委员会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
2015年,我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发现一篇《黄次咸事迹点滴》文稿,遂买下。这篇文稿作者不详,一共五页,是手写体。纸早已发黄,第三页破裂的背后还用一张民国37(1948)年的农林部中央畜牧实验所的支出传票贴起。上面用红笔修改和注写。
文稿首先写道:黄次咸是倡导和平的基督教人士。在此处用红笔加有一句:中共四川省委1946在重庆成立,黄次咸拥护党的主张。1946年,他积极呼吁国共两党和平,反对内战,并且南京请愿。。。。。黄次咸与陶行知有很多交往。“话要软说,事要硬做。贯彻始终,路线正确。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任辱负重,有为有守。一粥一饭,来处不易,自勉勉人,爱惜物力。发奋忘食,公而忘私。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这是陶行知先生在《再祝黄次咸先生》中的话。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北碚附近的合川凤凰山上的一座古庙里,靠自筹经费办起育才学校。育才学校的办学方针仍以他那种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物价暴涨,育才学校的经费异常困难,有时主食都难以为继,国民政府对这所学校不但一分钱不给,而且还对它过分刁难。陶行知为了筹款,到处奔波,也都到了重庆基督教青年会黄次咸的帮助。当时育才学校学生陈贻鑫患头病(籁痢头),黄次咸知情后,就帮忙找治病的医生。医生是黄次咸的朋友,在法国学医刚回到荣昌县,在黄次咸的热心联系下,医生捐药,治好了陈贻鑫的病。
黄次咸在《我的政治立场》中说:“王立明、杨美贞、李德全、史良、章乃器、章元善、黄炎培、马寅初、邓初民、朱学范、陶行知、沈钧儒、冯玉祥、舒舍予、艾蒸、戴白韬、方兴严、陈巳生、陈铭勋、胡子昂、鄢公复、黄墨涵、黄佑南、张知辛诸先生,均系我的老友。”
“九·一八”战争爆发后,民族危亡,国难当头。1932年1月23日,重庆救国讨论会正式成立。当天在重庆陕西街青年会举行成立会,与会的社会贤达、文化名流、商界领袖共23人。会上通过会员规约,推选卢作孚等5人为干事,康心之、陈碧涵为文书干事,黄次咸为庶务干事,谢琴生为图书干事,卢作孚被公推为总干事,全面负责会务工作。经卢作孚、黄次咸等运筹谋划,重庆救国会即行开展活动,发表救国通电,讨论救亡对策,宣传鼓动抗日,编发战事消息,报道救亡活动,组织开展募捐,支援前线抗战。重庆救国会的工作卓有成效,有力地推动了重庆的抗日救亡活动。
1952年,黄次咸因反对搞特权而得罪于他人,在“三反”运动中,诬指贪污,被关押于北京第三监狱,于同年6月2日被折磨逝世,是年62岁。1979年,黄次咸得以平反昭雪。
诚如这发黄破旧的纸页一样,民建先贤黄次咸长期堙没在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在民主党派创造的伟业之中。幸有年逾古稀的黄次咸四子黄相民多次专程从北京赴渝,来到重庆民建市委机关和民建成立旧址陈列馆,向有关部门讲述其父黄次咸的历史,得到重视。黄次咸先生的卓有贡献重见天日。
“以火点火,以爱爱人,服膺基督,诚心事神”。是民建先贤黄次咸先生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热爱和平、体恤人民的人终将载入历史史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