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今春的两种感想》是在痛惜中国青年还是在为日寇开脱?

(2014-11-24 11:53:48)
标签:

鲁迅

抗日

抗战

日本

淞沪抗战

分类: 杂谈

                  http://s2/mw690/001zeIcvzy6NRfBCpjP31&690

      11月23日,我发出微博:【鲁迅在“淞沪抗战”时的日记】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在上海爆发。鲁迅此时正在上海。1月30日,鲁迅一家人,全部迁到日本人开的内山书店三楼,以避战事。2月6日,由内山书店友护送至英租界内山支店暂避。作为居住其间的一个文化人,鲁迅在日记中竟然不着一字,民族危难之际,鲁迅是民族魂?

    随后,各路网友纷纷就此发表评论。@金久皓 评论道:鲁迅却为日寇开脱:“像这一般青年被杀...以为日人太残酷。其实这完全是因为脾气不同的缘故.....这样不认真的同认真的碰在一起,倒霉是必然的。”,这确实令人震惊!随后,有网友提出不同见解:认为鲁迅是痛惜中国抗日青年粗心大意,在日军占领的情况下把抗日的徽章或者穿军装的照片放在衣袋或者很容易发现的地方,然后轻易被日军发现就被抓去杀了。所以才说这话。

    鲁迅此言论出自其文章《今春的两种感想》。该文章发表于1932年11月30日北京《世界日报》“教育”栏。看完鲁迅这篇文章,我对称之为民族魂的鲁迅愈发的不可理解。他怎么能把日军屠杀中国爱国青年认为“其实这完全是因为脾气不同的缘故,日人太认真,而中国人却太不认真。”呢?这番言论不是在为日军屠杀我同胞找托辞吗?链接是鲁迅之作《今春的两种感想》全文,各位,你有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