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国道《一个人的纪念:9.18-12.13徒步行》

标签:
国庆贾元良九·一八抗战徒步文化 |
分类: 一个人的纪念 |
http://s13/bmiddle/55a3ff57tcb1d813f4afc&690
早晨起来,穿上所有带的衣服,天依然阴沉得像块染成豆青色的布。走出旅社不远,就是兴城中的鼓楼。这座鼓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三兴城鼓楼中的陨石流星元钱买了张门票,登上城楼,倚栏望去,东西南北四个方面的街道延伸出去,成交汇点在此汇集。鼓楼内的楼梯很陡,楼梯口处只能弯着腰才能上去,为了防止登楼游人不小心碰着头,工作人员特意用厚厚的海绵把楼梯口的上部钉上。鼓楼内展示着明代将领袁崇焕的介绍和大鼓一面以及其他有关兴城的史料。冒着寒风,我拍了一组照片。听工作人员讲,今天有首长要来参观,果不其然,一会儿在警察的指挥下,来了一队车。
兴城内的祖宗石坊记载了有关牌坊的历史。
9时30分,结账告别旅社老板,出县城过南河大桥,向望海进发。这时候天开始下起了雨,雨点越来越密,不一会儿就把衣服打湿了,我急忙走到一木材加工厂的门口暂时躲一下,20分钟后,雨逐渐小了,从背包中拿出军用雨衣,穿上继续赶路。在102国道413公里处,有一钢管厂,过厂区不久,雨突然下大了。我只好沿着公路旁的树下行走,雨水沿着帽沿往下滴落,鞋和裤腿也湿了一些。前面看见兴城啤酒厂,我向传达室走去。“大叔,我是过路的,外面的雨下大了,我在这里避避雨行吗?”大叔同意了。这位大叔面部黑瘦,身穿四个兜的上衣,年岁大约在五十上下。此时雨下得很大。从窗口往外望去地面的雨水已汇成了小溪。11时40分,外面的雨渐小,谢别了大叔继续赶路。
此时又刮起了风,大风刮得身上的雨衣像张纸似的,一会儿掀起,一会儿飘落。背着的水壶冰凉冰凉的。
在102国道400公里处支上三角架,接好相机对准镜头,身穿雨衣手扶背包,留下一张值得纪念的相片。
在距望海乡不远的地方正在修建高架桥,国道上的汽车排起了长龙,道路泥泞不堪,不时有司机和我攀谈,询问徒步行的情况。
晚间宿于望海乡鑫塔车店,是一城里人承包的,老板是一带眼镜的中年妇女,还有两个帮工的,一个黑胖、一个黑瘦。
躺在床上听大连广播电台AM882KHZ,传来中国足球队1∶0战胜沙特,全场高唱“歌唱祖国”两遍。今晚的觉一定能睡得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