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同有关茶的古老故事及渊源

(2012-06-03 16:03:08)
标签:

茶资料

茶祖神农

炎帝故里

贡茶

高椅古村

文化

分类: 行走或蜗居(记述)

覆船洲贡茶 

  会同的覆船洲又名神洲,自古产优质茶叶,清朝被选为贡茶,亦名神洲茶,解放前名享广州,一杯要十块大洋。

  覆船洲自古为神址,传说古时一个渔夫驾舟夜渔,西边突挂红日,脚下突现一条石街,他赶忙将船拴好,顺街而上,见八个老头在一株大树下谈笑对弈,他好奇旁观许久,其中一老头叫他上树摘果子,一人一个。他摘了八个,忘了把自已算在内,自已没能吃上,便想再去摘,可突然树不见了。那老头摇了摇头说:“小伙子,你有仙缘,却无仙福,你回去吧!”他如从梦中醒来,仍站在江边,江还是原来的江,但船不见了,村寨也不同了,一切熟悉的人都不见了,他打听到的只是一个传说:千年前一个渔夫在一个夜晚驾舟打鱼时失踪了,他的船覆了,变成了这个洲,祖先们都叫它覆船洲。于是,他把他的奇遇告诉了那个老头。老头叹曰:“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高椅古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椅古村,位于雪峰山西南麓、湘西南会同的东部,集中成片地保存着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到清光绪七年(1881年)的500年间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建筑104栋,这些建筑仍为高椅村人日常家居;有江南明清建筑的“清明上河图”、“江南第一村”和“民居村落发展的一部建筑史书”,被评为“中国十佳古村”。杨氏族谱记载,全村先后出文武举人3名、进士2名、贡生9名,还出了廪善生、秀才、千总共计293名;它还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商贾,可谓人杰地灵。高椅自古以来,保持着待客“三道茶”的习俗。 

会同炎帝故里 

  华夏同始祖,天下共连山。连山位于会同县城南郊,是神农炎帝连山氏的出生地。这里有汲一井“则众水动”的神农九井、象征远古人类生殖崇拜的阴阳石、酷似甲骨文“山”字的连山石和与《连山易》相吻合的八庙一庵,还有神农宅、神农社、神农洞、药王洞、五指山、坛子墙旧石器遗址、蜴形狗皮城。相传炎帝在此制耒作耜种五谷、尝遍百草选茶药、治麻为布兴衣衫、削木为弓威四方、烧陶冶斧制工具、开市日中起商贸、作琴兴乐教百姓、创易连山辨阴阳、弘扬火德兴德政。现仍保留着神农裸祭、人扮牛打架、巫神傩戏,茶文化在此也源远流长。 

茶祖神农

  《神农本草》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中国茶圣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尝百草中毒晕倒在茶树下,恰好有水从茶树叶子上滴下,流入神农口中,神农饮后起死回生。又一说是神农煮水,有茶树叶子飘落锅中,神农饮后,这种味苦回甘的叶子可提人精气神,于此发现了茶叶的药用功能。神农,便是茶之始祖,俗称茶祖。炎帝神农,生于会同连山,号连山。会同的野生茶分布广泛,民间自古喜欢在房前屋后、菜地边留植野生茶树。

八仙山仙茶

 

  八仙山位于会同县蒲稳侗族苗族乡冷水头、岩寨、苗冲三村交界处,海拔744米,山峰层层叠叠,波浪起伏,连绵不断;近看气势磅薄,峰峰耸入云霄,四周高峰族拥,主峰直指云天。它既是春赏花、冬观雪、秋踏雾、夏纳凉的胜地,更是观日出、看夕阳、望秋月,眺远山的佳地。山顶端则有一个圆形大平台,面积约两千平方米。因传说中的八仙在此边饮茶边下棋,此山得名“八仙山”。后某王子无意于朝廷生活,一心想在此做山野散人。便从距此不远的渠水神洲岛上的茶移植到山上,至今八仙山遍地都是野生茶,密集成片的有四五百亩。他通过募捐筹集资金在山顶修建了一座庙宇,雕塑八仙像安放在庙中供人敬奉。远近游人香客源源不断地到此山游玩和进香。他用山上的泉水和茶叶沏成香茶招待来客,人们喝后,冰凉清爽,沁人心肺。至今人们将有此清泉的地方叫做冷水头,把此泉出水口叫做王子井。历史上有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不少诗篇,其中《咏仙山风景》赞曰:“白云飘飘抚仙峰,迷雾缭绕入碧龙,仙态神姿同容显,似真似幻似梦中。”

 

附:

巍巍八仙山

唐志明

 

  八仙山位于会同县蒲稳侗族苗族乡冷水头、岩寨、苗冲三村交界处,海拔 744米,它与贵州省天柱县江东乡海拔883米的引进界遥遥相对,两山间距五公里左右,人们称他们为湘黔姊妹山。远看,八仙山山势雄伟、巍然屹立,山脉首先从八仙山顶发起,呈南北走向,然后向东西延伸,四面发展,山峰层层叠叠,波浪起伏,连绵不断;近看气势磅薄,峰峰耸入云霄,四周高峰族拥,主峰直指云天。

  八仙山主峰,自下而上浑然生成园椎形,山顶端则有一个园形大平台,面积约两千平方米。此山原来并不叫八仙山,后因传说中的八仙在此下棋成仙后才有“八仙山”之名传至今。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代中国第一代地理宗教赖布衣从川入南寻龙理脉时,途经会同并沿渠江而下(据《赖布衣传》记载),在渠江中游的朗江看到此山古木参天,峰起云涌,主峰直入云端,四周高峰起伏不断,便特意登山理脉。上得山来,好一个人间仙境,山上苍松翠柏,林深幽静,山顶云雾缭绕,风景秀丽,再往四周一望,万里云雾俱在脚下起伏翻动,人在山顶凝似云端梦游仙境。他断言,此山乃群山主脉,必为龙之发祥之地,定有仙遇。

  后来,传说中的八仙意欲结伴西游寻找修炼之地以求成仙。他们一路邀约沿长江而上,到达沅江时,已聚齐了七人,只差永州的何仙姑未到,于是就拟在渠江一带等待何仙姑,他们一路游山寻觅,在到达八仙山时,也不禁被八仙山的风景迷住了,望着这些若隐若现云雾之中的群峰,他们七人心旷神怡,棋兴大发,遂在此山一涯上洞中大摆棋阵并赏花观月,留恋忘返。而恰在此时,有位宫中王子,厌倦皇宫生活,邀集仆人乘座一艘大船取道江南游山玩水,也到了朗江渡头,眼望仙山美景,竟也动了上山一游之心,于是他交待所有人员留守船只,独自一人从朗江攀山而上。他一路走来,到达七仙下棋之洞处时,听到洞中欢声笑语,也就驻足观看。他们饿了就吃些山果,渴了就喝口清泉,就这样一起在洞中度过了七天七夜,最后一天,七仙之一的吕洞宾告诉王子去采摘野果充饥,并告诉他们“有多少就摘多少”的禅语,王子出洞一看,周围的野果被他们几天来几乎吃尽,于是又到别处寻找,最后在一处悬崖边上看到一株桃树上挂了九个鲜艳的熟桃,而此处又格外陡峭,真是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他小心翼翼地爬上树枝,当摘了八个后,最后一个却无论如何也采摘不到。王子想,我们刚好一人一个,另一个不采也罢。当他揣着八个鲜桃走进洞来时,也真是无巧不成书,远在永州的何仙姑刚刚赶到,王子只好将八个桃子都送给了八仙吃,而自己却没有吃到。当他再次来到那桃树生长之地时,那个留在树上的鲜桃已不见了,只好再次返回洞中,可洞中之人早已离开不知去向。下棋处留有一纸,上面写了四句话:王子去求仙,单程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原来这是一株仙桃,八仙吃后一个个成仙而去。而王子不懂禅语,失去仙缘,好生后悔,只好返回朗江渡头,而到停船处一看,自己原来的停船和所有来人都不见了,只见一座孤怜的小岛立在水中,形态极似一艘翻覆了的船。他找人一打听,人们告诉他,那是几千年前一位王子带来的船只翻在那里,现在叫做覆船洲。会同县朗江镇的覆船洲因此得名。王子明白了,自己在仙山看八仙下棋虽然只有七天七夜,而人世间不知过去了多少年代,就连他带来的船也变成了小岛。岛上长了几株茂盛的茶叶。王子无船回去,心恢意冷,决心出家,他将岛上的茶叶及种子带上,又返回山上,并四面八方募捐,在仙山顶请能工巧匠修建了一座庙宇,同时将八仙图像刻好安放庙中供人敬奉。从此,八仙山,八仙庵之名由此而生。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游人香客来到此山游玩和进香。他用此山的一口井水和带来的茶叶沏成香茶招待来客,人们喝后,冰凉清爽,沁人心肺。至今人们还把该水井叫做皇帝井,又因该水清凉,人们又将这个地方叫做冷水头。王子又把茶叶种在八仙山,至今,八仙山遍地都是茶叶,面积有四五百亩。八仙山现在已被批准为怀化市宗教活动定点场所,每年游客络绎不绝。曾经留下许多文人墨客的诗赋刻入碑文。如

  《咏仙山风景》:

  白云飘飘抚仙峰,

  迷雾缭绕入碧龙,

  仙态神姿同容显,

  似真似幻似梦中。

  另有一首顺逆连诗更能体现真切情感,它是由十个字组成,顺读成两句,逆读成两句的四言绝句《湘连  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湘连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连湘。

  再看八仙庵一副对联乃是它的真实写照:

  “秀水明山昭日月;

  洞天福地唤烟霞。”

  八仙山风景宜人,它既是春赏花,冬观雪、秋踏雾、夏纳凉的胜地,更是观日出,看夕阳、望秋月,眺远山的佳地。

 

八仙山朝雾

  杨顺禄

 

  幽幽深谷岚烟起,峻岭巅峰旭日红。

  俄倾群山腾大雾,人间天上两朦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