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让你生病的有原理
(2012-11-15 06:22: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营养 |
压力是导致女性亚健康的主因
在这一“数万职业女性体检报告相关数据发布会”上,北京妇产医院妇幼保
健院院长丁辉教授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就有关女性亚健康状态的新观点、新认
识,进行了科学论述。
■压力导致女性亚健康
丁辉教授经研究认为,亚健康的成因主要是压力。压力可引起免疫系统改变,
进而导致亚健康状态发生。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由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而来,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
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她说,现代女性承受着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长期处在高应激状态下,
而应激正是“亚健康”形成的关键机制。她解释说,应激反应本来是机体遭到外
界刺激后产生的应答反应,如神经兴奋、激素分泌增多、血压上升、心率加快等。
应该说,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只要其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适当,就不会对人体
造成损害。可一旦这种刺激超出人体承受能力,或者长期、反复地出现,就会对
人体造成病理性损害,使人出现诸如失眠、持续疲劳、乏力、食欲不振、烦躁不
安、精神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这就是“亚健康”状态。
北京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职业压力与亚健康课题组经研究发现,紧张可产生
三个消极后果。
首先是对心理的影响。心理失调与工作条件有重要关系,工作压力导致的心
理失调包括焦虑、紧张、迷惑和急躁;疲劳感、生气、憎恶;情绪过敏和反应过
敏;感情压抑;交流效果降低;退缩和抑郁;孤独感和疏远感;厌烦和对工作产
生不满情绪;精神疲劳和低智能工作;注意力分散;缺乏自发性和创造性;自信
心不足。
其次是对生理的影响。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
素分泌增加;肠胃失调(如发生溃疡);身体疲劳;死亡;心脏疾病;呼吸问题;
汗流量问题;皮肤功能失调;头痛;癌症;肌肉紧张;睡眠不好。
第三是对行为的影响。表现为拖延和避免工作;工作能力降低;酗酒和吸毒;
去医院次数增加;为了逃避而饮食过度,导致肥胖;由于胆怯,吃得少,可能伴
随抑郁;冒险行为增加,包括不顾后果的驾车和赌博;侵犯别人,破坏公共财产,
偷窃;与家庭和朋友关系恶化;自杀和试图自杀。
2002年,该院运用较高信度与效度的问卷,对519例职业女性面临的职业压
力进行了调研与多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职业女性总的工作不满意感发生率为
17.9%。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者发现,职业女性较为突出的压力因素为:角色
冲突、工作冲突、角色模糊、工作危险等。这些因素与其心理健康感、抑郁症状
的发生、工作满意感的获得密切相关并产生不利影响;上述结果与女性神经内分
泌系统的特殊性及特有的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女性的心理特点,如重情
感、多心理冲突有关。
■压力导致亚健康发生的机制
丁辉教授详细介绍了压力与内分泌系统及身心疾病的关系。她说,国外有关
研究表明,压力通过中枢神经系统(cns)对各内分泌腺产生巨大影响,并经由后
者影响心身健康,甚或促成心身疾病。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系统。
心理压力-cns-crf-acth-肾上腺皮质系统。肾上腺皮质受控于腺垂体(前叶)
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后者又受控于丘脑下部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
因子(crf)。心理压力会激活此系统,引起皮质醇大量分泌,而抑郁症、躁狂症、
强迫症、情感分裂患者,伴有皮质醇大量分泌,这也是心理压力引起高血压、糖
尿病的机制之一。
心理压力-cns-gnrh-性激素系统。垂体的卵泡刺激素(fsh)刺激卵泡或精
子生成,垂体的黄体生成素(lh)则刺激雌激素或睾酮的生成和分泌。下丘脑的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则控制、刺激fsh和lh分泌。他们共同调节着青春发
育、月经和生殖功能。压力、焦虑通过这一系统引起月经紊乱、不孕、性功能低
下。
心理压力-cns-trh-tsh-甲状腺系统。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t3、t4)是受垂
体的促甲状腺素(tsh)所控制的,后者又受下丘脑的促甲状腺素释放素(trh)
控制。心理压力可通过影响trh、tsh的改变,引起t3、t4大量分泌。持续压力可
引起甲状腺失调症。
心理压力-cns-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心理压力激活本系统,使大量肾上腺
素分泌并进入血液,这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机制之一。
心理压力-raa系统。心理压力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肾素(r)、血管紧张
素(a)和醛固酮(a)系统,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病等心身疾病。
心理压力-胰岛素系统。压力、焦虑、愤怒等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抑制
胰岛素释放,可导致糖尿病发生。
■职业压力保健措施的探讨
丁辉教授指出,我国目前在职业压力研究方面尚没有形成系统、有规模的学
科。其理论研究与科学调研的资料较少。目前,部分学者的观点是预防职业压力
首先应探寻和明确压力源,并从组织和个人两方面来采取预防措施。前者应设法
消除压力源,改进作业环境、工作内容和劳动安排;后者则应设法增强对职业要
求的适应能力。
丁辉教授为减缓职业压力开出了“处方”: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
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人格表现,完整和谐;心理行为,符合年龄。
除此之外,丁辉教授认为,人们还应建立全新的保健理念:即健康的生活方
式,合理膳食,积极的锻炼以及及时进行健康检查。
丁辉教授强调,对亚健康状态若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
病。因此,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将是这个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记者 靖九江
■相关链接
▲压力对人体各组织器官造成的影响
脑――压力可能激发如焦虑、沮丧等行为及情绪上的问题。
头发――压力和致斑秃等秃发症。
口腔――压力会造成口腔溃疡和口腔扁平苔癣等口腔疾病。
肺脏――在压力情况下,哮喘患者的病情常会恶化。
心脏――在压力下或压力之后,常会出现心绞痛、心律紊乱症状。
肌肉――在压力状态下,各种轻微的肌肉震颤现象及“神经质”现象会变得
更明显。
消化道――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及过敏性结肠炎等消化
道疾病,有的是由于压力造成的;有的会由于压力而恶化。
生殖器官――人体此部分与压力有关的问题包括月经紊乱、不孕、阳痿、早
泄等。
膀胱――在压力状态下,许多人的反应是“尿意频繁”。
皮肤――有些人在压力状态下,会发生湿疹、牛皮癣等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