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食法国”到“饮食中国”

(2013-06-25 18:33:12)
标签:

饮食

法国

生态种植

社区支持农业

健康

分类: 分享收获CSA

“饮食法国”到“饮食中国”

作者:田园 

说起“饮食”,总让我想起电影“饮食男女”,虽然没有那么多姐妹,但就如电影中那样,有个热爱美食和厨艺的爹,使我和妹妹在那食物匮乏的年代,有幸了解饮食的味道和乐趣;后来游学法国——一个世界美食的窗口,不能说尝尽人间美味,舌头和胃是没有吃了亏的。

   直到成为母亲前,饮食真的是以“味欲“为主的。

   2005年,儿子出生,孕育过程中由于对钩形虫没有免疫,加之自己肠胃原本不太好,开始小心关注饮食的来源,种植、养殖……,才发现欧洲如此众多的bio(生态)食品商店不只是有钱时髦人的事。

   2007年回到北京,看着菜市里那么多鲜亮绿叶蔬菜,很开心的每天跑菜市。可很快我发现,菜市小贩们卖的菜无论何时何地何季都那么精神抖擞,菜买回来可以放很久,洗菜时常觉得菜叶上滑滑的,瓜果都很大,水果比地中海气候长出来的水果还甜。不久之后,我自己全身大面积出现蕁麻疹,医生在查不出具体原因后只说现在污染大,让我饮食小心,加之孩子一日三餐,我开始抛弃食品中的味道,更多的以健康为关注点。这一来,才发现了很多让我夜不能寐的恐怖,有一阵子提起吃饭就发愁,真不知道该吃什么,尤其是给孩子!

有机商店替换了菜市,进口食品替换了国产货,可这些食物通常价格不菲。

几年折腾下来,面对两个孩子和自己的消费能力,我给自己定了些规矩:

1、尽量在家里吃饭;

2、尽量吃应季本地蔬菜水果;

3、长期订购CSA农庄农副产品(这个很多人看了会笑);

4、在北京尽量不吃海产品;

5、少吃肉类。

当然,我不否认,我是幸运的,父母在郊区有个工作室,我们可以自己种些蔬菜,孩子们吃的鸡蛋,很大部分是姥姥、姥爷家自产的,姥爷自己会腌咸菜泡菜,蔬菜是CSA农庄配送的,认识很多农村朋友可以买到人家自己种给自己吃的粮食。

从什么都想吃,什么都吃,到什么都不敢吃,到找什么可以吃,再到现在基本能以平常心对待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与改变,我作为“人”这个世间万物中的“一种”,对养活了自己的大自然多了些敬畏与感激,少了些索求和破坏,自己和下一代才有可能更好的活下去。

 

编者按:作者从2010年开始成为我们的“谷东”,现在跟着我们吃菜已经第四年了。想想这一辈子可能也没有多少四年能够相伴,人生有太多的遇见和错过,我们真心希望我们的会员能成为我们的朋友,愿意分享大家的喜怒哀乐。这是我们正在尝试构建的社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