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第一次csa卖桃子实践经验报告

标签:
转载 |
分类: CSA研究推广中心 |
休息了好几天我才动笔写这篇东西,为了是平复自己的心情,让我的总结更加客观。
接触老汉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这件事本来也是因为好玩,因为我知道新鲜水果服务不好,很容易引起纠纷
,所以只是在朋友圈里问问,就算有什么问题,朋友之间都能理解了。
当时发布这条微博,也只是希望认识的朋友之间团一下,筹够50份,路费就能合算了。
最后既然做了,发现很多微博转发,形势有点受不住,我想反正一车子,就100份为限制吧。
我就不提其中的辛苦了,重点总结几个问题。
第一:想要吃到真正安全的鲜活农产品,必须要对农民有包容之心,信任之心。必须放弃工业化消费思维。
一颗桃子,怎么能够让所有的消费者满意呢?如果你是一个桃农。个头大、个个甜、外观漂亮不能有任何破损、个头均匀大小、新鲜。
针对以上标准如果你是农民,最简单的办法:1、使用膨大剂才能在桃子没熟就个头足够分量、2、五成甚至四成熟采摘,送进超市冷库,然后在出售之前一天使用化学物品催红,这样出品的桃子一个不会烂,个个色泽亮丽。3、出售价格必须足够高,才能保证填补没卖完烂掉这批桃子。
所以我们得到的是一个漂亮的,完美的,但是不甜而有毒的桃子,但是已经买回家没办法退,而且下次还必须买,因为市场上就没有好的桃子。
而按照正常桃子程序走,桃子熟了再采摘,桃子在运输过程中,因为熟了所以容易破皮。一个桃树长的桃子因为阳光照射程度、不同批次熟的桃子,甜度会有明显差别。
用csa的方法最大限度,能够让如果进超市卖出售不出去那部分浪费的能够避免,而且能够新鲜,熟透了再采摘。
但是结果是,桃子看相达不到大家要求的超市标准,而且每放在取货点一天,桃子都在悄然变化。因为csa卖的是活桃子,每个个性不同的桃子。
我们如果按照工业商品的思维去消费农场品,结果只有导致商家用化学方式统一处理成标准产品。
我们能不能允许这个桃子甜一点,那个酸一天,再一个或许有一只小虫呢?并不是付钱的都是上帝,在土地面前,我们都是子民。
我们都在骂农民,买商户,但是所有的因都在我们的挑剔,我们对于不完美的无法接受的消费习惯。所以我说csa最重要的一点是相互理解。
第二:对于鲜活农产品我们不能比价。
在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桃子地头收购价格是60元,也就是农民送到南京,出去运费,会比他送给批发市场要能多挣一点钱。但是第二次等我们拿货时,地头收购价格已经到了75元。
如果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他觉得送到南京加上运费,跟在自己家门口卖一样,为什么要送到南京呢。而且还要连夜开车送到南京。
价格在农产品上起到的负面作用相当惊人,国家可以治理其他商品价格,但是唯独农产品价格,国家都没办法。
而如果你认可csa(社区支持农业),你就应该不要去看市场价格,不管是农民还是消费者,都不要去看这个价格。因为这是一种订单式农业,我们是有契约在先的。必须遵守契约。
第三:CSA需要消费者联盟,不能指望农民自己组织csa,不能指望商人来组建csa。消费最应该包容一颗桃树长的桃子差别很大,但是不应该包容一点点的膨大剂的身影,不能包容任何以假乱真的情况,对农户的监督,必须是消费者代表来监督。
第四:农民、csa的组织者应该获得透明而的利益,通过这次组织,我理解到一个csa的组织者,我理解到,农民是非常辛苦的,一颗桃树要3年以上才能出果子,还不包括年份不好的时候,桃树会得病全死掉。就算每个桃子都套上袋子的工作都非常辛苦。
而作为中间的组织者,需要去2边做工作,对农民说,一定不能骗我们啊,这些消费者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在拿我们的人际关系去赌博,我们信任你们。一方面对消费者,消费者都是上帝式思维习惯的,人家总问,你们是做这个生意的吗?我听了很不悦耳。
我是自愿服务者的想法来做这个事,我不是商人,商人不会傻逼来做这个吃力风险高的事情。
所以对于组织者,我们应该把他们志愿者,而不是商人,他们应该获取透明的服务费用。
ps:什么叫C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