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两个月的美好回忆

(2012-07-01 22:59:17)
标签:

转载

分类: 分享收获CSA
新项目团队成员@王睿 写的一点感受,很文艺,呵呵。大家一起加油!

两个月的美好回忆

 

    与秦毅和德江父母所在村的土地未能谈妥后,我和康奇来到太子府村冈老师家,冈老师有一个家政培训学校,同时又是民族乐器爱好者,在村里有一个大院,冈老师本希望我们可以帮助他经营屋后面的8、9亩土地用作劳动份额,但今年这块土地和村里产生了一些纠纷,暂时不能使用。但冈老师还是希望我们租住在他的大院办公,因为冈老师一个人用那么一个大院,本身也很浪费,而且一个人也很孤单,如果能租出去收到租金,有什么不好呢?所以冈老师也在热心帮我们在附近村庄寻找土地,我们知道了村北有大棚,有种植菌类的,有市集。(但几天后,最终因冈老师要价太贵,我们也用不了那么多房间,我们还是未能租住在他的院子里。)

郞广山郎叔一家就是最先被冈老师打听到的。马坊村是传统的蔬菜种植大村,但近几年种菜的村民逐渐减少了,以前种菜的上了年纪是原因之一,外地大规模拉来的便宜蔬菜使得种菜没了利润也是原因之一。冈老师在田间地头打听马坊村有谁地多且以前种过菜,村民回答是广山,因为广山不仅有五十余亩土地(事实上有60余亩,90年代时,本村农业税费高,大家都不愿种地了,郎叔那时想多种菜,于是把大家的土地承包过来),而且有二十年的种菜经历。

石嫣过来的那天,我们在冈老师大院里与郎婶第一次见面,同时有小东各庄两户同样有着种菜与种园子经历的农民,我们向他们说明了来意,就是希望找到合适的土地,与愿意进行生态蔬菜种植的农户,我们向他们播放了那一集《新闻调查》——“CSA实验”。

下午郎叔过来,我们再细谈,郎叔表示赞成此事,我们以为这件事基本谈成了,我们三人很高兴,因为在两不成功的找地,十天过去之后,土地终于有着落了。邹亲成邀请我们晚上来新华社门口饭店吃晚饭,那天下午我们做公交地铁回城,因为地铁门关的快,在四惠站和石嫣分开了,我和康奇做了下一班车,结果在西单换四号线,走完那又长又拥挤的换乘过道后,又意外遇到了石嫣。更有意思的是,在人挤人的过道中,我和康奇诧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后来我们才知道今天是五一节假期。那天晚上我们喝了点酒,石嫣和我们都很高兴,前一阵子诸多不顺心的事仿佛在今天画下了一个句号。我们自己也笑得很开心,倒是把邹亲成看的一愣一愣的。

之后我们去了趟常州,在嘉泽镇参观了大水牛市民农园和设在镇上的试验区办公点。本想放松几天的我们在镇上开了个会讨论新事业。发现时间还是很紧,不由得我们耽搁,康奇是最着急的,提议我们先回来,5月5日我和康奇二次再回太子府村,我们本来是拿着协议初稿去的,可是这一次情况出现了变化。

在郎叔家里,郎叔说自己不想再操这个心了,而且按我们的标准种植,风险大。那天我和康奇从郎叔家回太子村,心情很不好。后来我们想起郎婶说过他儿子郎东京也是88年的和我同岁,今年专科毕业,也还未找工作,我去问郎叔他儿子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郎叔给了他儿子的电话,我给郎东京发了关于我们以前的一些新闻报道,约他见一面。

东京对这件事不反对,表示出合作的意向,因为几年前东京和他爸讨论过建一个采摘园之类的东西,把自己的这些土地经营起来,只是种种原因未能立即启动。在杜柳棵——相邻最近的小餐馆,一顿午餐之后,这件事就基本谈成了,这一天是5月8日。

5月9日,石嫣从常州回来,也来到了马坊村,我们打算租住一个小院,东京说他家有三个院,闲下来一个院,目前只有他一人在院子里住,我们看了院子,觉得还不错,打算租下来下午我们返回了后沙涧,这次是郎东京开车,带着我们三人回到了后沙涧,我们带东京去参观了小毛驴市民农园,了解到了我们三年生态农业实践所言非虚。也看到了不用农药化肥,蔬菜的长势依然生机勃勃。第二天郎叔也来到了小毛驴参观。

我们搬去马坊村的速度倒是惊人,第二天一早,刘叔带着我们的全部家当,早晨五点钟就出发,正赶上清晨路上车不挤,载着我们一行人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这一天同时到马坊的有,唐亮,俞康奇,范哥,钟祥。

就这样我们来到了马坊村,这一天是5月10日,我们那天晚上向郎叔借了几床被子凑合过了一夜。郎叔的这个小院空空如也,东西都搬到了新东院,除了东京那间后来我们常拿开玩笑的脏的一塌糊涂的房间。我们把郎叔小院整理打扫出来,把办公桌椅和床铺被褥等后勤工作准备好。差不多用了几天时间。

 

接下来我打算从5月15日讲起。

5月15日是热闹的一天,石嫣带着清华的华裔交流学生姜尚文来,中国周刊的记者邓燕玲也过来了,洪智挺和戴雯雯从江苏老家回来,德江也在这一天过来,和郎叔一起,我们陪记者邓燕玲在地里拍了些照片。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我们把和郎叔的协议稿经过互相讨论与协商修改,正式制定出来,宣传页关于分享收获也初步敲定。从那几天开始一直到写这篇文稿的现在,康奇反复与郎叔协商制定生产计划,协商土地的规划事宜,细节具体到下半年每周将有哪一种蔬菜的产出,包括建设大棚与冷棚的计划,包括种子肥料的购置等等,我们打算在9月1日进行第一次蔬菜配送,我们得提前准备育苗以方便收完小麦后能尽快种上蔬菜,我们也已经租用了郎叔西侧其他农户的5亩刚刚种下玉米的土地用于种植红薯,茄子,辣椒,因为农时不等人,等麦收后再种,一切就都已经晚了。事实上我们的土豆西红柿今年已经迟到不能种植了。

我们初步确定了每个人的工作,康奇负责生产,唐亮负责销售,王睿负责宣传,智挺负责物流配送,雯雯负责客服,钟祥负责财务与后勤。

5月20日,看天下杂志与环球人物杂志来采访了我们,这一天种子谷东,陈力陶峻第一次过来,有着多年销售经验的陈力打算加入我们,我一直希望有更多工作经验的人能与我们在一起,因为我们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觉得团队中缺少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人,特别是我个人觉得少了在相对较大公司的工作经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但又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这一天,邹亲成带着光总第一次过来,第一次谈梨园合作的相关事宜,并且我们于几天后参观了梨园,随后两个多星期,和光总的合作也是谈的一波三折,我们一开始打算在梨园中,光总负责养殖的基建与一些相关投资,我们负责生产,技术与销售,然后按相应比例分成,但后来光总觉得风险大,希望我们先确定会员数后在进行合作。

我们今年除去和老朋友,吃素的餐厅刘彦博有配菜业务的合作,与海棠餐厅也进行了合作,海棠餐厅是位于亦庄的一家新开业的餐厅,作为清华大学社区食物安全研究推广中心食育项目的合作餐厅,其中食材的采购必须严把质量关,食材的来源在我们推荐的CSA联盟圈子内进行采购。

5月20日还有一个历史性时刻就是和郎叔的合作协议正式签订

石嫣向清华正式申请成立社区食物安全研究推广中心,同时也在申请乐平基金的项目资助。同时我们也在注册新的公司,注册公司的事情很繁琐,关于公司名与商标名我们每个人都想得精疲力尽从公平田野到分享收获到地生再到落花生等等最终又回到分享收获。

注册公司的事由唐亮负责,对比了几家注册代理公司后,选择了一家位于通州的公司,而后来更为机缘巧合的是,这家公司的老板竟然和郎叔是前后院,注册公司是一件耗时间的事,这要感谢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一直到6月19日,公司名正式核准:分享收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正常程序走还要不到一月公司会正式注册下来。

五月底六月初的时候,相继有媒体报道了我们,除了旅游卫视的看天下之外,杂志报道都是在封面专辑中,分别是《南风窗》:农产品工业化之殇,《中国周刊》:餐桌自救,一场打不赢的战争,和《环球人物》的专访。

6月12日和6月17日我们分别举行了两场新活动,6月12日主要是清华大学老师们的交流活动,6月17日是麦收节小活动,光临麦收节的主要是我们的种子谷东们、与东方出版社的三位编辑,以及中央电视台的两位记者。在12日之前,智挺、东京和钟祥把小院彻底打扫干净,田地里架上了篱笆,分享收获的牌子也立了起来。石嫣也在6月11日从前沙涧小区把全部家当搬了过来。两次活动大家分工各有不同,做饭接待,组织参观,活动比较成功。在麦收节的前一天我们发现了本村有一家养蜂的蜂农,蜂蜜是纯净自产的,质量很好,把他介绍给了来麦收活动的朋友们。蜂农马上就要去密云采蜜了,我们通过她女儿及@工体上空的轻骑兵 的帮助下希望介绍@乐活村—乐活先生互相认识,如果能达成合作,今后生态蜂蜜的出产就有了可能。

麦收前的一场冰雹使郎叔地里的小麦发生了倒伏,刚栽下去的茄秧也被砸的有点缓不过劲。所幸收割机能收倒伏的小麦,但收割机师傅每亩地多收了10元钱。收麦子那天我们帮了郎叔一点忙,在田间地头遇到了本村收割机经纪人郎爱军,他在村东头承包有四五十亩的水塘,平时也散养了一些鸡,人看起来非常乐观开朗,我们随后去他水塘那参观了,因为周边水塘星罗棋布,北京的周边难得有了江苏的感觉,我们打算从买他家的自产鸡蛋自己吃开始,看今后有没有进一步合作可能,在他的水塘岸边散养一部分鸡,产蛋用来配送。

陈力与唐亮负责制定份额方案,豌豆套餐与西瓜套餐的两种模式也经过了一番探讨后在6月20日前最终确定了下来,份额方案的制定既不能使得生产端压力过大,又要使得消费者感觉选择相对简单与方便。

接下来,我们的招募方案设计宣传册及公司LOGO确定出来,我们就要正式去进行销售了,我相信只要有好的产品,需要这种好食物的消费者会有的,因为我始终相信每个人对最基本健康食物的需求是应该被尊重的,我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消费者认识到食物安全的重要性而参与到我们的社区支持农业事业中来,我对今年的销售与我们未来的事业充满信心!

 

王睿

2012/6/25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