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届全国社区支持农业(CSA)经验交流会日程

(2011-09-06 23:26:15)
标签:

社区支持农业

研究中心

ifoam

杂谈

分类: CSA研究推广中心

新农夫  新城乡

第三届全国社区支持农业(CSA)经验交流会

暨新农村建设产学研基地2011年成果汇报

      2011106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背景介绍:

2010189日、1116日—18日,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分别协同相关机构在北京举办第一、二届全国社区支持农业(CSA)经验交流会,全国各地共计500多名城乡互助实践者和推动者参与交流并取得良好效果。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与农业多功能性的有利政策影响下,随着社会各界对城乡互助与食品安全的普遍关心,全国范围内的城乡互助实践日益多元并逐步得以深入展开。

为进一步促进国内城乡互助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同时帮助更多组织者和推动者对各种类型的城乡互助实践有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在前两届全国CSA交流会的基础上,再次邀请全国各地相关机构负责人和关心食品安全、生态农业与城乡互动的各界朋友围绕“生态文明与百姓生计”、“农业的多种功能”、“食物公民”、“沃土良食——技术的探讨”、“农场规划与经营”、“寻找原味”、“生态企业与小农生产者”、“新农夫市集的兴起”八大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本届会议紧扣当前城乡互助的具体实践,内容和形式都更为丰富多元,并特别邀请美国“永续农业运动有机委员会”共同主席、在美国及国际范围推动CSA二十余年的Elizabeth Henderson女士为会议做主旨发言。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

承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

         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小毛驴市民农园)

支持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华润可持续发展专项教育基金

 香港社区伙伴(PCD

 其他资助单位

参加单位:(详见后附)

 

会议地点: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  

         

 

 

 

 

 

106(四)

 

“全国新农夫市集”暨小毛驴市民农园2011年丰收节

 

    间:106(四)1000——1600

    点:北京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小毛驴市民农园

参展单位:全国数十家社区支持农业与健康农产品生产者

参与者:第三届全国CSA交流会代表(特别安排小毛驴市民农园参观讲解)、小毛驴市民农园份额成员、北京市民

 

 

107(五)说明:部分发言人尚在确认中

815——845    嘉宾签到

 

开幕式暨中国人民大学—海淀区政府产学研基地2011年成果汇报

主持人:孔祥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900—— 920   欢迎辞、领导致辞

920——1030   主题汇报:

1、小毛驴市民农园三年运作总结         汇报人:严晓辉

2、北京市民农业(CSA)联盟工作总结       汇报人:张志敏

3、全国社区支持农业发展概况与经验      汇报人:石嫣

评论嘉宾(拟定)

1、李里特教授(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2、刘长利(北京海淀区副区长)

3、贺东升(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会长)

           

1030——1040   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社区支持农业(CSA

研究推广中心成立仪式 

                                                             

合影、茶歇

1100——12: 30   大会主旨演讲及《分享收获》新书发布

主持人:  张兰英(国际行动援助亚洲顾问)

演讲题目之一:世界范围内的“社区支持农业” 

                    演讲人:  Elizabeth Henderson

(美国“永续农业运动有机委员会”共同主席、《分享收获》作者,推动CSA二十余年演讲题目之二:慢食运动:食物的优良、清洁和公平
演讲人:Carlo Petrini  (世界慢食运动创始人)  (待定)

    回应人:  温铁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1400——1600 (两场分论坛平行进行)

分论坛一:生态文明与百姓生计

主持人:谷莘(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办公室主任)

发言人:“健康猪”项目的酸甜苦辣(河南兰考南马庄城乡互助社)   

         农民组织与社区支持农业(广西横县三岔村谷物种植合作社:李洪洞) 

 城市农夫的种米故事 (上海城市农夫:贾瑞明)    

 二十六年的有机耕作 (重庆自然农夫:周诗禄)       

                  返乡青年的生态与生计(云南平寨返乡青年:熊杰峰)    

           

评论与小结:何慧丽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河南开封市市长助理)    

 

分论坛二:食物公民

主持人: 邢东田(中国社科院办公厅编审)     

发言人: 消费者如何面对面?(北京消费者面对面:尹瑞庆) 

消费者的纯净食物运动(山东日照美田花园农场:侯刚)     

                 自然生活与自然食物(武汉拉图尔自然生活俱乐部:王辰风) 

CSA消费者的“为难事”(自然之友河南小组:姚卫华)

                 健康生活的成本(小毛驴市民农园份额成员:柳娟娟)            

 

评论与小结:朱艺(重庆社科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合初人农场发起人)         

 

 

1620——1820

分论坛三:沃土良食——技术的探讨

主持人:潘家恩(国仁城乡执行董事、香港岭南大学博士生)

发言人:传统农耕技术的传承与创新(河北衡水枣强县生态小农:安金磊)  

中国小农的适用技术  (国仁城乡科技发展中心:袁清华)

自然农业的本土化实践(桂林双山自然农园:童志强)

农业废弃物堆肥与土壤改良(山东银香伟业集团:池田秀夫)

有机认证与参与式认证(中绿华夏认证中心:李显军)      

评论与小结:蒋高明研究员(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科学家)  

 

分论坛四:农场规划与经营

主持人:何志雄(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副主任)    

发言人:常州大水牛市民农园建设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程存旺)

郊区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北京活力有机菜园)    

                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北京圣林生态农庄:林剑)

        乡村景观与生态规划(常民建筑工作室:薛亮)            

 

评论与小结:严晓辉(国仁城乡科技发展中心总经理)

 

 

1930——2130    经验分享:CSA的多样化生存

主持人:石嫣、严晓辉         分享人:未参与主题发言的CSA机构代表

 

 

108(六)

 

900——1050

分论坛五:寻找原味

主持人:常天乐(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项目官员)     

发言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广西横县农民合作与土生良品餐厅(项目协调人:何洪)      

从田野到餐桌(杭州龙井草堂:戴建军)

社区厨房在香港(香港岭南大学:陈顺馨)

国际慢食运动的启示(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钟芳)  

评论与小结:陈传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分论坛六:农业的多种功能

主持人:彭艳妮(英国大使馆文教处社会发展助理主任)

发言人:农业与康复(广西山水涅槃:郭林)  

农业与教育(成都华德福学校:胡伟和) 

农业与特教(北京特奥公社:张宇)   

农业与公益(华润(密云)希望小镇:何高华)   

评论与小结:周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1110——1300

分论坛七:生态企业与小农生产者

主持人:何兵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发言人:生态小农合作联社的发展经验(国仁绿色联盟:李昭)

社会企业与城乡互动(上海智耕农:孙学音)  

生态企业与农民利益(沱沱工社:辛茂海) 

生态企业的社会责任(正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评论与小结:吴文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分论坛八:新农夫市集的兴起  

主持人:张映辉(自然之子论坛)     

发言人:北京农夫市集发言人:待定    

                 上海农好农夫市集发言人:蒋亦凡         

                 成都“生活汇”农夫市集发言人:张鸣

                 南京农夫市集发言人:徐麟    

 

评论与小结:刘海英博士(《中国发展简报》)

1430——1630   CSA高峰论坛(分论坛汇报)

1700——1800   总结与展望

1全球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中国代表:周泽江 

2、香港社区伙伴(PCD)代表(待定)

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

 

1900——2100   联谊晚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