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小农墟 开在城市里

标签:
广州有机农夫市集csa杂谈 |
分类: 媒体报道 |
|
公益平台“城乡汇”,每月都在社区进行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1年03月30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
作者:
|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描述的生活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广州有一个叫做“城乡汇”的公益平台,每个月定期在社区里组织有机小农墟,和市民们一起关注农村,关注劳作,拥抱大自然,分享田耕趣事,市民们也可以在这里重拾传统市集的人情味儿。 ■城市探秘 北京有个小毛驴市民农园,广东本土的一些公益机构、健康生活馆也自发搭建起了一个名叫“城乡汇”的公益平台,帮助小农户发展有机生态种植、推动城市环保低碳生活为使命。“城乡汇”每月举办有机小农墟,提供农夫原生态食材、有机产品、公平贸易产品,环保生活用品等,希望城里人能直接买到这些充满营养能量的真正食物,同时协助贫穷地区的农夫免除多重环节的盘剥,由此带动及提升都市人的良知消费以及公益意识,向有机耕作的农夫提供支持与鼓励。 ■揭开面纱 产品来自全国各地 上个周末,记者接到报料,有机小农墟又在东方新世界开始摆摊,记者赶到现场,看到的是一派热热闹闹的繁忙景象,来自新疆阿克苏红旗坡的冰糖心苹果、四川二朗山的原生态菜籽油、从化长流的农家本地橙、桂林泥巴坊的金桔、深圳无奶无糖的全素面包、台湾的野姜花洗发水、有机棉洗脸巾……吃的、穿的、用的,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这里买得到,即使你什么都不买,也可以来这里尝一尝那些带着大自然气息的红薯、花生、核桃、松子、红枣、豆浆……现场还设置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刺绣展示区,环保生活宣传区、健康食品识别与安全洗涤常识体验区、低碳简朴旧物置换区,以及乡村支教项目介绍区、公益品义卖区等。 价格是普通产品的3到5倍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机小农墟上售卖的产品价格并不低,一袋五斤重的广西有机鸭稻米售价40元,新疆阿克苏红旗坡的冰糖心苹果15元/斤,一瓶145克的台湾高仰山辣椒酱85元,“因为生长周期和制作工艺的关系,有机产品的价格是普通产品的3到5倍。”来自悦意有机生活馆的黄林小姐告诉记者,“但这里的每一种产品都是值得珍惜和信任的,米啊面啊水果啊,杂粮啊零食啊,生活用品啊,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它们的源头,知道它们是在哪一块土地上生长的,是谁种植的。”参加有机小农墟的还有绿耕城乡互助社、健怡乐自然生活、沃土工坊、素生活网店、公民社会中心慢生活馆等几个组织,有一个叫做“三妈坊”社区亲子中心也来这里摆摊,他们的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看起来特别朴实,男孩子都不是西装革履,女孩子则喜欢穿粗布衣服粗布裙子,脸蛋红红的。 价格虽贵仍少量购买 黄先生买了一袋33元的爱心腐竹,“名字很好听,准备送给我老婆,她一定会喜欢。”买完腐竹,黄先生又试吃了一下来自山西的柿饼,虽然45元/斤的价格有点贵,但他还是决定先买几个带给家人尝尝。小米在现场试吃了冰糖心苹果和黑芝麻饼干,感觉苹果非常清甜,饼干又很松脆,但说实在的,那些苹果的卖相实在不敢恭维,和超市里那些有红又大的进口水果比起来,就像一个乡巴佬,她犹豫了很久,买了一袋36元的有机大米,“之前也在网上留意过有机食品的价格,像这种5斤装的要卖40块,在有机小农墟可以货比三家,价格也相对实惠。” ■店家出场 心茗有机小农墟的发起者 建立一个公益平台让更多人接受安全食品的生活理念 悦意有机生活馆是有机小农墟的发起者,创办者是一位叫做“心茗”的温柔女子,因为孩子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这里的主要客户群体也都是孩子的妈妈。因为有机产品的价格比较昂贵,依靠一个人、一家店的能力很难让更多的人去接受这种生活理念,她和几个朋友一商量,准备成立一个叫做“城乡汇”的公益平台,每个月举办一场有机小农墟,这个圈子里的人心都很齐,大家说干就干,有人负责联系场地,有人负责后勤,还有人主抓宣传。他们都是健康生活理念的倡导者,有机小农墟从早上9点开到下午5点,他们坚持不在外面叫盒饭,而是专门找了一个住在附近的朋友,在她家里做好饭以后再送过来,装在自带的饭盒里面,筷子勺子也全部是自己带过来的。项目点的长流村民农妇女小组也亲自来到小农墟,面对面与消费者沟通种植情况与产品定价。“有机产品贵有贵的道理,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农作物的生产速度快3到5倍,但对身体的伤害却很大。” 虽然把东西搬来搬去很辛苦,但“城乡汇”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信心把有机小农墟坚持下去,他们都认为自己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倡导一种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城乡汇”还准备组织一些“亲子乡村游”、“蚯蚓工作坊”、“有机生活讲座”、“茶道研究会”等活动,使健康生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玩家说道 与“素食”与“粗粮”相仿,“有机”成为又一个跃上时尚台面的饮食酷词。有机在健康与卫生之外至少还涵盖了另外两个意义:昂贵、稀少。一把菜有机不有机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得符合好多验证,“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经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审查”。我相信有机食品一定是好的,可是它太贵了,全吃它,身体健康了,钱包健康不了。——麦小麦 虽说是农墟却很难看到农夫的身影,据说农妇还真来了几个。比较深刻的几个定格是:有小区居民看了公益乡村支教的展板后马上去查询“一对一资助”的详情,有居民质疑凝固的蜂蜜质量但随后回家上网查资料后跑来扫货,有老太太看到无患子果皮惊呼“终于又看到它了,年轻时用来洗澡洗毛衣都超级好……当然同时有很多消费者也带着疑问:农民的产品没有三证,信得过吗?是真的不用农药化肥吗?有机这么贵又不是特别好吃、这些环保产品的牌子没听说过、公益也只是骗人的把戏吧……有赞叹也有争议,这才是农墟的原色,真实而热闹。——简单生活 采写:南都记者许琨 摄影:南都记者邹卫黄集昊 |
前一篇:“十二五”农村环保定调
后一篇:生态农场完美伴侣——生态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