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农家石嫣
农家石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71
  • 关注人气:4,2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见,大白菜!

(2009-11-11 14:43:11)
标签:

村舍理性

低碳农村

分类: 中国农村调查

再见,大白菜!

随着今年配送工作的结束,忙里偷闲去湖南开了个会,可惜这次没有时间到处走走看看,看了两个“两型”示范村,看到的却只是村中房屋的大拆大建。有些地区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农民上楼。

看到了这些,又联系到我们最近在做的研究中关于中国村舍理性的研究。

故事由来于此:

河北的一个农村因为SARS的影响,在村口挖了一个大沟,然后封村不让村外人口进村,但仍然全村内部秩序井然,村民的生活仍然照常。

委内瑞拉的一个村因为照搬了发达国家一套上层建筑,之后发展大规模的出口替代型咖啡豆农业,农民们不会种地,甚至连堆肥也不会,农民吃的食品都需要靠卖掉咖啡豆之后再向外购买。所谓的比较优势。

中国农村的这种稳态结构,基于家庭和村舍的理性,其实是值得我们抛却只是经济学之外的视角去认真分析的。

再来看现代化视角下的农村(其实联系印度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因为我们改变了原来小农种养兼业的工作状态,所以农村没有了重要的肥料来源,于是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方式购买农药化肥;因为原来劈一把柴火就做饭的生活状态,现在搬上楼,盖上洋楼之后有了水冲厕所、有了煤气、电来做饭,所以需要一整套的现代化工具来维系生活的需要。以前弄点火木灰就能刷碗去油的厨房生活,也因为没有了火烧柴的链条而必须购买洗涤灵。这样的一套高成本的生活方式必然要受到工业资本的控制,进而被货币控制。

于是,我们看到,村中最低碳和低成本的生活生产方式,在现代化的视角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有一次去河南,看到一个村民拿着工具在筛黄豆,他就是借用风向,将黄豆扬起,然后豆子因为重就会自然落下,而豆皮就随风向飞到了另一边。豆子就这么简单的分开了。相反,如果借用现代化工具,将人异化为机器的辅助者,那必然消耗的就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本身。

再见,大白菜!

和我们的成员张老师,雪天拔萝卜的感觉真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