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随笔/感悟 |
在中国文学史上,明末清初出现了著名的布衣诗人吴嘉纪。吴嘉纪,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市安丰镇)人,字宾贤,号野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他出身清贫,由于长期生活在贫民中间,亲身体验了官吏、盐商对灶民的剥削和频仍的水灾、军输对灶民的侵害,对此,他终日把卷苦吟,从而产生了大量反映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诗篇。吴嘉纪是在二十一岁时与王睿结婚的。王睿乃明朝泰兴名儒王三重之女,可以说是一位知书达理,能诗会词,极具才华的女子。生前著有诗集《陋轩词》,可惜因为当时太穷没有刊印,死后其诗原稿也不幸遗失,所以中国历史上又少了一位著名才女。王睿曾留下“大义归夫子,饥寒死不怨。”这样的著名诗句。 [以上摘自网络]
之所以以此为引,源于今天是妻子生日。中午吃完饭,走在路上给妻子打一电话:
“老婆,生日快乐!”拿起电话,先说出来,免得她不耐烦的挂断电话。她给小舅子饭馆里帮忙,这时是她最忙的时候。
“噢,知道了”果然,听得出她很忙。
“没钱给你买生日贺卡”故意逗逗她。看她咋说。
“啊?吃饭钱有没有?你吃了吗?不要买了,啥都别买!”她心里有数,知道没给钱给我。
“吃过了,给你买了一条白金项链”有点得意。去年她要求的。
“噢,这家伙,你又瞅着糟我的钱呢”听得出她吃了一惊,但还是掂着我会向她要钱。老婆管着家里的财权。
“嘿嘿,我是用私房钱给你买的,只是今天拿不到,明天才能给你”
“加其沙,你哪里有钱存私房钱哩?”(给过我多少钱她心里有底,自然绝不相信。掩嘴晒笑不止,想象着妻子一脸狐疑的样子,好玩。注:加其沙:兰州方言,意为没有的事,不可能。)
其实钱肯定会向她要,因为私房钱根本不够。妻子一直想要一条白金项链,但真正要她掏钱去买,她会舍不得的。所以我一直悄悄地用截流的某些额外收入作为私房钱,想等她生日时买来送给她。因为公司下属有宝石公司,所以可以用内部员工价买到相对低于市面价格很多的首饰。
对妻子一直有一种愧疚感。妻子以前是纺织女工。多年的纺织操作,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她一起的姐妹们多半是此病),由于工厂倒闭她也早已工龄买断,赋闲在家。但疾病没有放过她,不断的折磨她常常是痛极连心、夜不能寐。尽管如此,家务事不管大小一律不准我插手,甚至新房装修时也一手包办,尽管我们两家姊妹甚众,且都因老人去世较早,而她上敬哥嫂、下护弟妹,两家兄弟姐妹、姑嫂妯娌相处和睦,从不因琐事计较。我对什么事看不惯牢骚发泄时,她也只是默默听任,从不与我抗辩呕气。倒常常显得我小肚鸡肠、见识俗不可耐了。

“潦倒丘园二十秋,亲炊葵藿慰余愁。绝无暇日临青镜,频过凶年到白头。海气荒凉门有燕,溪光摇荡屋如舟。”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的生活困苦到确实难以度日的地步,但他们依然相敬相爱、不离不弃,现实中很多人总在寻找真正的爱情和婚姻,然而真正能如诗人这般的境况中,尚能相濡以沫,贫穷与疾病中不离不弃的,现实中能有几人呢?
“不能沽酒持相祝,依旧归来向尔谋”,从八四年到现在和妻子已经携手走过了二十三个春秋。算是亏欠吧,还妻子一个心愿成了我每年在她生日之际,弥补情感的一个时机。归到底,原则还是得说清楚,钱还是得从她那儿出……,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