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馥斋】丁林评诗(7)|| 《清明》 / 林馥娜

标签:
林馥娜博客丁林评诗林馥娜诗歌文化 |
分类: 丁林评诗 |
【旷馥斋】丁林评诗(7)|| 《清明》 / 林馥娜
◆清明
林馥娜
约好在清明节,我们好好做一场爱
从早上到中午,再从中午到晚上
不给凄风留下一丝缝隙
不给苦雨疏漏半点空间
让做撇开经年的悲怆
让爱堵住疯长的墓草
摒蔽菊花台、白烛泪、英雄魂、故人影
覆盖脚步踩在泥泞上的滋滋声
这样的力度够不够,够不够
◇丁林点评:
清明节和做爱是我比较不喜欢的两个题材。一个没什么新意,另一个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吸引眼球而全无内涵。所以刚看这首诗的时候,我是带着偏见的。
所幸的是,从第二段开始,诗歌就被铺开了,前面的“主题”变成了线索,真正的主题浮出水面:做“爱”挡住了凄风苦雨,撇开了时光和死亡,撇开了菊花台、白烛泪、英雄魂、故人影这些尘世百事——再忽然回过头来呼应题目,覆盖了泥泞的滋滋声——这样从早到晚的爱,足不足以做到这一切?!
整首诗用词精致而优美,格式规整。“约好”一词,隐隐中透露出爱人间平等而亲密的关系,“缝隙”应对“凄风”,让人想起牢固的房子;“空间”对“苦雨”,画出一个坚实的盒子。如果这两组词语倒过来搭配,不仅意境稍逊一筹,还让人觉得略有疏漏。“经年的悲怆”和“疯长的墓草”虽不罕见,出现在这里却始料未及而十分贴切。“菊花台、白烛泪、英雄魂、故人影”是一幅长长的画卷,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事物,可是无论想到的是什么东西,都能符合诗歌的主题——这体现了作者对文字精确的把控力。清明节常常下雨,“泥泞上的滋滋声”从侧面回到了“清明“的主题,并且这个主题被“覆盖(逾越)”了。诗歌的最后,“够不够”的重复,是发狠的,蓬勃的生命力的体现。
至此,我对选材的偏见已经完全被抹除了。挂着清明节和做爱的“羊头”,这首诗是在卖用爱度过难关,用蓬勃的生命力(做)对抗死亡(或者可以说是衰老)的“狗肉”。”做爱”一词同时还暗示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是相辅相成的。
注:本诗在选择上虽有偏(bi)颇(po)[作者为家人],评论时保证无失良心。
◆作者简介:林馥娜,原籍广东揭阳,现籍广州。主要创作诗歌、文艺评论,兼及其他文体。出版有《旷野淘馥》等诗歌、理论、散文集多部。作品发表、入选国内外刊物及选本;高考模拟试卷及“CCTV-10诗散作者及优秀作品”栏目。被评论界称为“70后”女诗人中的佼佼者。曾获首届国际潮人文学奖-文学评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桂城杯”诗歌奖;广东省大沙田诗歌奖;《人民文学》征文奖等多种奖项。系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
◇诗评者简介:丁林,90后,生于广州,求学于国外。作品发表于《作品》《六盘山》《草根诗刊》《丹荔》《惠阳文艺》等刊。
旷馥斋公微:kfz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