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一线》2015年第4期(总第41期)养心苑(诗歌、散文)

标签:
林馥娜博客动物防疫一线文化 |
分类: 《动物防疫一线》养心苑 |
《动物防疫一线》2015年第4期(总第41期)养心苑:
◆散文:
高小莉:《自在花开》
◆诗歌:
谢小灵:《人间诱惑了那么多春天》
汪治华:《立秋》
肖涛生:《八月》
杨碧绿:《远方,远方……》
◆诗情画意:
林焕
———————————
◆人间诱惑了那么多春天
我最恐惧往帐本上贴票据和填表格
我用它来写诗
乐意做个体力分子、插秧能手
在田埂劳作,亲手布下苦痛和欢愉
我派出每个字
再为每个字派出一份好的爱情和一双有力的臂膀
一场雨不期而遇
天空俯下身子
一盏灯火突然失明
迎面而来的人都成了他人
一场雪发迹起来
迎面的家乡都是异乡
洪水中,一条路牵不住另一条路的手
◇谢小灵,笔名阿辽沙,广东揭阳人。现居珠海。鲁院学员、暨大学生。广东诗歌委员会委员,珠海市金湾区作协主席,金土地杂志编辑。在《星星诗刊》《人民文学》《大家》等杂志报纸发表文学作品。有多篇诗歌和散文作品入选《2013-中国最佳诗歌》《中国2013年度诗歌精选》《中国最佳诗歌选》《中国年度诗歌排行榜》《中国年度散文排行榜》《广东诗歌精选2009—2013》《国际汉语诗歌》以及大学教材。曾获得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广东省“桂城杯”诗歌奖以及珠海市首届苏曼殊诗歌奖,《中国音乐报》征文一等奖。出版作品集《长相思》《微风的牧场》《一点盐小灵说》《紫荆片段》《芒果心》5部。
◆立秋
老人放下经卷,抬起头,秋天就来了
把湖水抚平,让它安静,澄澈
“秋”字里的火,靠在一把枯禾上
大雁做刀状飞行
闭上眼,让皱纹里的雁,隐隐飞走
去黑暗里摸出一把雪
放入镜中,照亮白发
去把散失了一年的月光,找回
高高照向,那完美的山林
◇汪治华,男,安徽望江人,现居广州。广东省作协会员。在《诗刊》《诗林》《诗歌月刊》《星星》《诗潮》《中西诗歌》《中国诗歌》《安徽文学》《作品》《西部》《广州文艺》《广州文艺家》《振风》《华夏诗报》《诗选刊》《绿风》《诗世界》《诗港黄埔》《海关人文杂志》《深圳城市管理》《广州日报》《南方农村报》《新惠阳》《河源日报》等刊物发表诗作400余首,诗作入选20余种选本,出版诗集两本。
◆八月
肖涛生
八月,只是三十一只飞蛾
一只一只一只地飞过
像不愿穿裙子的盛夏
带着中暑的感觉守到最末一天
他们说,八月热到只剩下新闻
像飞蛾扑进了火焰般煽情
我说许嵩新歌真的很冰爽
你听:仿佛映当年翩若惊鸿影
不信我可以用吉它最后一根弦
弹一曲直到弦断山水之间
然后像个孤单的孩子戴上耳机
在八月的清晨幻想着孤单的飞
◆肖涛生,广东汕头潮阳人,1973年11月生,2001年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系潮汕文学院副院长、《潮人文学》杂志总编辑、汕头现代人诗歌协会副会长、潮阳文学协会会长、《潮阳风》杂志执行主编、《练江》主编,多次参加省作协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省文讲所第七期学员,曾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诗集《守望》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蔚蓝色的火焰》《肖涛生十年作品集三卷本》即将出版,编选文学图书二十多部,作品曾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作品》《广州文艺》《羊城晚报》等刊物。现任职于汕头市潮阳区文联。
◆远方,远方……
我们不可否认,候鸟长有
两副翅膀,一副用来飞翔
另一副把南方,搬运到北方
把北方,搬运到南方
把远方,搬运到远方
我们不可否认,蒲公英从它的体内
一样能够生长出一副翅膀
这草状的,毛茸茸的羽翼
把早春迁移到晚秋
把山坡迁移到田野
把故乡迁移到故乡
我们一样不可否认,我们的心
一直固执的,生长着一副翅膀
一副柔软,而又洁净的羽翼
我们用它抵达远方
抵达远方的远方
◇杨碧绿,汕尾市人。广东作协会员,高级职业指导师。出版诗集《取暖》,有作品在《北京日报》《南方日报》《中国诗歌》等报刊杂志发表。喜爱写诗画画,也写随笔、小说、评论。

自在花开
高小莉
著名漫画家庄锡龙先生送给我的一幅漫画,是我很喜欢的,20年来一直挂在我家客厅的墙上。在家的日子,喝普洱茶,听音乐,看着这幅画,多么喧嚣的世界也即刻安静下来,发自内心的微笑溢出我的嘴角,蔓延到我的眼睛。画中,大肚能容的弥勒佛慈眉善目地笑着,手拿一把
不求人的前提是必须自己懂,自己会,什么都会是不可能的,只求尽量多一些会的。学习无止境,一个普通人,终其一生的努力,懂的会的也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一直不敢偷懒,坚信活到老学到老的简朴道理,更享受学习的无穷乐趣。
除了工作必须的技能,学摄影,学开车,学电脑,学录音剪辑,学影视后期,学书法,学种花种果……想学的东西太多太多,自己给自己一个任务,每年学一种新东西。以前觉得自己有盲点,后来明白那不过是懒惰的借口,比如学习视屏剪辑软件,自己从网上下载的教程,一百多节课,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自学,然后在实践中再学习并提高。看到自己制作的片子,心里充满快乐和感动。原来只要花费不多的时间和努力,就会有意外的惊喜,别提有多自在了!
自由可求,自在难得。自由是一种状态,自在是一种境界。境界需要修炼,修炼时间的长短,视乎个人的悟性。我这样笨拙,用上我的一生,恐怕也只是个站在窗前看风景的人。
曾经,什么都想牢牢抓住,事业,爱情,名誉、财富,能证明自身存在价值的东西,都希望得到。终于有一天恍然了悟,生命中至为重要的,没有人能够抓住。美丽的阳光、彩虹,能抓住吗?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心境,能抓住吗?另外一个人的心,能抓住吗?如水的流年,能抓住吗?哪怕拥有世界上所有的财富,到了最后,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属于你。
曾经很在意,在意别人的目光,在意成败和得失,在意付出和伤害,因为不舍,因为有很多欲望,很多目标。为了得到,学会伪装,学会处世,学会忍辱负重,直到伤痕累累面目全非。终于有一天恍然了悟,舍,也是一种得,人生无非舍、得之间,舍弃的越多越彻底,得到的越多越丰厚。背负的东西少了,心里就自在了,可以安静地聆听内心的声音,留一份生命的感动在心底,坐观云起,闲看花开。
曾经,专注地爱一个人,他就是我整个世界。他不开心我会难过,他忧伤我会痛苦,他犯过多少错我都会包容,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我依然对他充满怜惜。太过看重和执着,太过在乎那一段感情,原本浪漫的爱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终于有一天恍然了悟,并非所有的付出都有对等的回报,并非所有的开花都能结果,并非无耻都是无耻的下场,并非高尚都有高尚的结局。在适当的时候放手,不仅仅是放别人一条生路,更是对自己的拯救。
曾经,以为自己的爱多么崇高无私感天动地,为了爱情,可以舍弃一切甚至生命。失意的惆怅,被误解的委屈,无人能懂的孤独,郁结成心头厚厚的冰霜,尽管在暖暖的春天,也心寒彻骨。终于有一天恍然了悟,其实更爱的是自己。并非真的爱别人有多深,而是被内心的感觉所感动。每日三省其身,这个世界最应该检讨和包容的,恰恰是自己。生命是一个过程,谁也无法回避人生路上的苦痛和黑暗,哪一天懂得自省了,能换位思考了,思想也差不多独立了,心,也就自在了。
有一则故事:一个小和尚拜请已经得道的老和尚:“您得道之前做什么?”老和尚回答:“砍柴、挑水、做饭。”小和尚又问:“那您得道之后做什么呢?”老和尚回答:“砍柴、挑水、做饭。”小和尚再问:“有什么区别吗?”老和尚微笑作答:“得道之前砍柴时想着挑水,挑水时想着做饭,做饭时想着明天还要砍柴挑水做饭。”小和尚听了,顿时开悟了。
生命终归要回到最初的本源和简单,人随风过,水向东流;天玄地黄,自在花开。
◇高小莉,笔名逸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就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主要从事小说、散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