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魂不朽-奠东荡子

标签:
林馥娜博客评东荡子诗歌东荡子挽联文化话题 |
分类: 文艺快讯 |
昨闻荡子仙行,不敢置信,后致电世宾确认,痛惜!深夜思及荡子在聚会时常说“你是个好妹妹,我们都爱惜你……”,音容宛在,竟不能寐,起身作联以奠!
东士仙行
荡气回肠,阕阕新篇驱暗臆;
子规啼血,萧萧落叶惜诗才。
诗魂不朽
晴空垂首悲离逝,
山水无痕共永生。
*注:“晴空垂首”、“山水无痕”为东荡子诗句。
20131011
林馥娜评东荡子作品:
◆有力的修辞是一张拉满的弓
东荡子的诗歌有一种演讲式的占领感,他以简短有力的诗篇开门直入式地抓住了读者。有力的修辞是一张拉满的弓,而一旦修辞上的张力与精神指向上的某一主题互相触发,则精神主题的利箭脱弓而射向读者的靶心。像他的《黑色》、《宣读你内心那最后一页》、《异类》、《让他们去天堂修理栅栏》等诗作,都以其紧崩的力量感而直抵人心。
“我从未遇见过神秘的事物/我从未遇见奇异的光
既然神可以“遇”,为什么我又没见过神秘事物、没在我身上发出光呢?下半阙的诗告诉了我们——如果“我”心存黑暗,则“神”也“凝成黑色的一团”,我们只有规避人性的黑暗面,奔向光明,才可能与神重合,形成神与我一体的“模糊一片”,这时,我们正走在通向光明的路上,呼应了上半阙末句的“我从未因此而忧伤”,因为我们可以用诗学精神修身,走向神性的超我——能够发出智慧光芒的我。
诗学精神是神性的、充满美与爱的精神,这里的神性并非指神话故事中所指的那类“神”,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讲,神其实就是人类心目中用以自律、宽慰、提升灵魂的个人宗教。人在神性、人性乃至鬼性(恶念)中穿梭,诗人需要建构的,正是去除鬼性,拓展人性与神性,让人类的行为(包括写作)及灵魂在不断批判现实、规避黑暗——“这里黑暗除了政治的,还必须揽括人类事务的所有领域,包括:人类心理内部的怯懦、无可奈何、人云亦云及一切精神性病症;外部的疾病、战争、灾难、死亡”(评论家世宾关于完整性写作的释义)——中无限靠近光明和谐的前景。
而东荡子的《世界上只有一个》让我们体会到每个诗人都是诗学精神的追求者,是驱散自身的黑暗与世界黑暗的修行者。所有的诗人都是诗学之塔的一块砖,在修炼自己的同时修炼出诗学精神的高塔,修炼出顶天立地的“大诗人”。在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一个重拾往昔珍贵事物的异类是多么孤单——“我孤身一人,只愿形影相随/叫我异类吧/今天我会走到这田地/并把你们遗弃的,重又拾起”(东荡子;《异类》)——又是多么可贵!就算被世俗的阴影拖下水,“可他仍然冥顽,不在落水中进取/不聚敛岸边的财富”(东荡子;《人为何物》)。这里的“冥顽”,正是一种精神的坚守与人性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