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林雨散文雪灾温情反思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四、雪中的温情
回到广州的时候才得知,火车站的情况比我们在机场的滞留更加艰苦。130万返乡过年的乘客与因暴雪而接近瘫痪的铁路运输形成了巨大的运力落差。而这里虽然没下雪,那湿冷的冻雨却不亚于冰雪的刺骨。特别是那些在露天境况下的乘客和日以继夜坚守在一线维持秩序的军警、志愿者们,他们的困难可想而知。
在南京的时候,我们曾进过一个加油站,出来时走在前面的大货车打滑,上不了路面。一路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无数停在路边的大货车,它们大都分都在轮胎上装有防滑链,却不敢在夜里赶路,这些笨重的庞然大物每一次轻微的刹车都有可能引起强烈的飘滑,因为防滑链此时已起不了作用。这些车经过一夜的大雪覆盖,有的已成为一辆雪车,有的只露出驾驶室的一小片玻璃窗,那是因为司机在里面过夜,仅有的一点温度没有让雪冻住。此时我们车里有人提了一个问题:像这样的天气情况,有没有司机在驾驶室里冻死的。有人回答说:有。车里的声音倏时冻住了,久久没人说话,只听到彼此的呼吸声。由此可见,在路面上的情况,比机场的更危险,更难熬。
这次雪灾是自2003年的SARS暴发以来的又一次牵动全国人民心坎的灾害。SARS在全球有32个国家和地区受灾。而这次雪灾也并非只有中国,加拿大在这段时间也出现了零下60摄氏度的雨雪天气。出现冻死人,飞机滞留,学校停课,公路闭塞,车祸频传的情况。美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网上有些人认为这场大雪说明暖冬之说已被推翻,其实暖冬并不是代表冬天升温变暖,而是表示自然环境被破坏后的极端天气现象,既可表现为冬天不冷,也可表现为像2004年夏天那样的暴热(记得广东当时因酷热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是39人)或此次的暴冷。
由抗击SARS的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信息透明,传达迅速的前提下,国家高层的关注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会使群众混乱的心态安定下来。而从广州的火车交通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总理、军警、交通部门、环卫部门、志愿者的辛苦付出缓解了群众焦躁的心情,共同解决难题的凝聚力随之形成。至1月30日止,广州军区已出动官兵和民兵18万人次,车辆2600辆次投入抗灾;有广州市民提供火车站附近的空置房给滞留旅客暂用;还有各企业、街道、居民小区自发形成的捐款、捐御寒物资活动无不让人心生暖意。后来在说起一些市民和学生自发去当义工时,我对儿子说,长大了你也去当义工吧?他说:“我正是这样想的。”
这次春运的阻滞故然是来自于自然灾害,但缺乏应急经验,信息闭塞也是诱因之一。假如民众能够及时收到道路及车次的信息,盲目到现场等车的人流将会大幅降低,没人会故意到冷雨中去挨饿受冻。而作为个体的一个人,能从我做起的,就是建立长远的意识,把环保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去。
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