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的追求:人类存在价值的原创性认识

(2007-11-18 23:10:44)
标签:

文学/原创

林雨评论随笔

文化

感悟随笔

卷首语

分类: 文艺批评
文学的追求:人类存在价值的原创性认识
 

文学的追求:人类存在价值的原创性认识

林馥娜

 

  在这个经济为主的时代,学习是为了掌握技能,掌握技能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在社会的轨道中生存。为了生存得更好,我们又必须不断地把自己打磨得更模式化、程序化。这样环环相扣的推挤使所有人的日常生活趋于雷同——都是一部活着的机器,在轨道中机械地运行,在某些规则中轮转,与物体的存在没有两样。而能体现人的真正存在的,就是我们的心灵、思想及爱憎的能力。

  写作是我们介入生活,重塑美好的介质,无论是欢乐之笔还是忧郁之墨,都能保持并促进自己的感触机能,防止自己在规则中不断物化和麻木,最低限度也可以使我们有别于一台机器的价值。

  文学是我们可以在其中流连、做梦、放逐、收藏流光与美善的另一空间,它既在生活之内,也在生活之外。它为我们滤去生活的杂质,沉积生活的快乐。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心灵扩张的过程,而心灵宽大则表达也随着旷远。无论是言志、缘情还是表美,用适合自己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表达,感动己心,才有可能进而打动人心。

  常听到有人在说某种写作样式已经旧了,或者说某些名作虽然写得好,但已过时。仿佛只有否定过去,才能显示自己的创新。我们都知道,创新是文学的必要,但并不是简单的倒旧和立新。

  正如做一道菜,厨师如果不是用心去发掘原材料的特点,做出它与别不同的可口味道,而是一味地雕龙刻凤,堆砌佐料,就算他用的是最先进的器具,最另类的造型,而入口却味同嚼蜡,又如何能够让人食之知味并回味无穷呢。

  那些得以流传的经典名作,正是因为它经受了历代及各种各样的写作潮流的淘洗,依然焕发着它闪光的精神内核,给不同时代的人们以思想启迪及提供美的多种可能性。文学是关乎精神的,主要的内核是心灵在场,是对于人类的存在价值的原创性认识,而不是堆砌技艺,使用怪异的词语,或另树“主义”的旗帜来吸引转瞬即逝的新鲜感。

  而在文学的同路人中,无论是雏凤之鸣,还是老骥之履,总有一些有识之士为人类的自由与尊严发出自己的声音,总有一些矢志于文学的人,以原创精神的禀持去追寻人类的存在价值。

  “诗言志”一语最早出自《尚书·尧典》,是诗人对志向及抱负的一种歌咏方式,那么它在现今处处充斥着解构的年代,是不是也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过时了”呢?不,只要社会仍然存在奴性和专制,只要写作者依然有所追求,诗言志当会历久常新。而在一个虚浮及信仰缺失、集体恶搞的时代,更需要这种高贵的建构精神。

 

2007-11-18广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