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游记】黔游记(四)大小七孔(下)

标签:
健忘摄影风景风光图片黔游记贵州黔南荔波漳江小七孔拉雅瀑布旅游 |
分类: 健忘游记 |
小七孔景区距离大七孔很近,也同样处在漳江风景区内,只是独立售票,而且位置更南,更加靠近贵州和广西交界地带。还没到景区,当地陪同就已经向我们说明,小七孔可以游览的美景更丰富,景区集合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如果要全部游览的话,可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而我们只剩下半天时间,并且晚上还要赶回到省会贵阳,时间真是比较紧张。
小七孔景区整体上是沿着漳江河的一个支流——响水河东西向展开的一个狭长地带。我们抵达的是景区的东门。
小七孔景区整个长约12公里,里面分为许多小的景点,景区里面为游人提供了在各个景点间通行的电瓶车,费用40元。
从东门进入小七孔之后的第一个景点就是景区的名称由来——小七孔桥。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6年),过去是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
整个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
过桥不远,就已经是广西省了。荔波的地理位置位于九寨和桂林之间,这里的风光,也象是九寨和桂林的集合体。这里既有媲美九寨的水,又有桂林一般美丽的山景和喀斯特地貌。
从小七孔桥沿着响水河向上游前行,这一段步行就可以了,不用乘坐电瓶车,因为身边的景色非常美丽。
响水河不是一条大河,比大七孔的色彩要稍逊一些,也没有恐怖峡那种的悬崖峭壁,但是它的精彩在另外一点。
它的精彩在于每隔几步就会出现的小型的瀑布或者跌水。
再走不远,就能听到有哗哗的水声,再走,就能感觉到迎面吹来的水滴。原来就在路旁,就有一个巨大的宽10米的瀑布从落差30米的山顶跌落。这就是拉雅瀑布。
拉雅瀑布整个垂直于响水河,景区在响水河上修建了观景台,可以跟瀑布合影。拉雅瀑布从山顶落下,被山体和山上的植物扯成了千丝万缕的水帘,很是壮观。
拉雅瀑布的观瀑台向响水河上游望,河狭窄山谷里,沿高高低低的河床,错落着68级瀑布和跌水。专家们考证,如此众多而密集的瀑布、跌水,实属全国罕见。
瀑布旁的几丛杂草。
离开68级瀑布,下一个景点稍远,就又需要乘坐景区的电瓶车前往。车子一直沿着河道旁的道路行驶,据说这就是贵州省的省级公路S206线。省级公路穿景区而过,这还真的少见。
电瓶车再停下来,就是小七孔的水上森林。这里的景色很特别,沿着山体有一道水路,水路上面,生长着成片的树木。
河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冲涮,河床已没有了一粒泥沙,露出水下坚硬的岩石。但是就是在这些的自然条件下,这里的树木却顽强的生长起来。
树木茂密,河水淙淙,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生。
水上森林中,石上盘根错节,枝间古藤缠绕。最好就是夏天在这里穿上凉鞋,手攀曳藤、足踏盘根,沿河穿行,踩瀑践浪,有惊无险而趣味无穷。
水上森林分为上下两段,下段水势大些,河水现于岩上;上段逐渐变成了湿地,树下含水,但是却不见水势了。一条条水中的小路,象是迷宫一般,在树间穿梭。
水上森林的尽头,河水又归于一条河道之内,河水清澈,里面长满了荷花和水草。
水草摇曳,树影婆娑。有没有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味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离开水上森林,车行的山谷渐显开阔。突然右手侧一条白练从天而下,小七孔的又一处景点到了,这就是翠谷瀑布。
在响水河最上游的上、下已定村,是一个封闭的峰丛洼地。群山苍翠欲滴,田野郁郁葱葱,翠谷因此得名。
翠谷瀑布所处的位置,正在两山之间。据当地陪同说,小七孔从高山上引水建成的一级电站就建在翠谷后面的山谷里面,海拔高差一般在150米到300米之间。这瀑布,就应是电站所带来的附属美景。
乘坐电瓶车再往西走,道路出现一处双岔路,向左手方向再走,就是小七孔的鸳鸯湖景点。
鸳鸯湖是由两个大湖、四个小湖串联组成的一个奇妙的水网,是一组高原喀斯特湖泊。这里提供游船供游人在湖中游玩,据说湖里面水道崎岖,如网状分布,很有些迷宫的味道。
划船游湖对于我的吸引力不大,我的兴趣还在于把美景留在我的相机之中。景区还有环湖的甬道,于是,我选择了去环湖。透过湖边的树影,可以看到鸳鸯湖宝石蓝的湖水,美绝。
鸳鸯湖最深处有38米,湖岸嶙峋、犬牙交错,浓荫围匝,在甬道上走着,湖水就越来越被树木遮住了。必须就要寻觅树木间的空隙,钻过树丛和杂草,到湖水边才能一睹湖景。
旅友们大多去湖中划船了,只有我们几个摄友在湖岸边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
刚刚下过雨的河岸边,干脆没有路,非常的湿滑,岸边还没有缓冲地带,在这么深的湖边,还真是很危险。但是在危险,也禁不住这么美丽的湖水的诱惑,还是要“披荆斩棘”,把没有路,踩成路。
有些地方树木密密匝匝,在湖边仿佛织起了一张大网。
有些地方却豁然开朗,让湖水一露芳容。
最漂亮,是湖中的一处浅滩,有两株大树立于滩边,这种的景致仿佛让你置身于绿野仙踪的童话世界中一般。幽蓝的湖水中还有飘着一层淡淡的雾气,如果说这里不是仙境,那哪里还称得上是仙境呢?
沿着湖边再往前走,树木越来越密了,而离开湖边的甬道却越来越远了。
时间太短暂了,因为当晚还要赶回到贵阳,所以跟大家约定了时间,而前面的路也越来越难走,于是不得已只能往回返程。
这帮旅友们倒是划得挺嗨的。时间紧张,这帮人却迟迟不愿意回来。
离开鸳鸯湖,电瓶车又回到主路,续继向西前进。
下一处景观——卧龙潭。卧龙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从潭中飞流而下的卧龙潭瀑布。
卧龙潭原是喀斯特暗河——卧龙河的出口处,又被称为翁龙潭。从地表看它只是卧龙河的源头,近年又从这里筑坝引水发电后入响水河,成两河的总水源。
整个卧龙潭除了瀑布之外,还有一些景致可看,包括象镜子一般的潭水。但是时间关系,我们在这里只停留了不到十分钟。
下午三点,我们从小七孔的西门离开景区,整个小七孔景区的游玩都是行色匆匆,能游玩整整一天的景区,我们只用了小半天时间,就逛完了,留下太多的遗憾了。如果有机会再来,一定要给小七孔留足一整天的时间,在景区里面徒步一番,想来也应该是很过瘾的事情。
当晚,我们又赶回到贵阳,还是住在我们第一天到贵阳时住的党校宾馆。又一次失去了逛贵阳城的机会。